尽驱瘴疠南侵越,直逞阴威北犯燕。
就暖羽毛违绝漠,避寒鳞甲蛰深渊。
楼台远近皆妆饰,陵谷高低悉变迁。
已诈清宵为白昼,还诬歉岁作丰年。
舣滩渔艇愁胶柂,失道征鞍畏没鞯。
隐匿瑕疵称净域,朦胧硗确号平田。
声随折竹惊欹枕,影逐残梅乱舞筵。
助虐骤添风凛烈,恶明深妒月婵娟。
蟹行莎尽宁知止,蚕食桑空未肯眠。
欺老虐贫俱实效,呈祥表瑞总讹传。
何当红日升旸谷,尽化流凘赴百川。

我们来看第一句:“尽驱瘴疠南侵越”。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南方的瘴疠之气全部驱赶,使之向南侵袭。这里的“瘴疠”是指一种有毒的气体,常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出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南方地区的强烈情感,以及他想要消除这些瘴疠之气的决心。

第二句:“直逞阴威北犯燕。”这句话的意思是:肆意展示其阴暗的力量,向北威胁。这里的“阴威”指的是阴险、狡猾的力量,“北犯燕”则是向北侵犯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北方地区的动荡不安,以及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第三句:“就暖羽毛违绝漠,避寒鳞甲蛰深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趁着温暖避开寒冷的沙漠,躲到了深水里。这里的“就暖”、“避寒”都是形容鸟类或鱼类的行为,“绝漠”和“蛰深渊”则分别描绘了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这句诗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为了生存而选择不同环境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接下来的诗句,如“楼台远近皆妆饰,陵谷高低悉变迁”,都是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描写。这里的“妆饰”和“变迁”都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已诈清宵为白昼,还诬歉岁作丰年”,则是在讽刺那些虚伪的人。这里,“诈清宵”指的是假装清高,而“白昼”则是指白天,“歉岁”是指歉收的一年,“丰年”则是指丰收的年份。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以咏雪为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公正、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