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影娥池上晓凉多,罗袜生尘水不波。 一夜碧云凝作梦,醒来无奈月明多。 诗句释义 1. 影娥池上:指在清晨时分的月光映照下,池塘上的景色显得格外美丽。 2. 晓凉多:暗示早晨的凉意让人感到舒适和清新。 3. 罗袜生尘:形容女子行走时,鞋底扬起的尘埃仿佛变成了尘土一般。 4. 水不波:意味着水中没有波澜,显得异常平静。 5. 碧云:通常用来描绘天空的颜色,这里可能指的是晨雾或云雾缭绕的景象。 6.
【赏析】 《唐申王三骏图》是一首描写唐代武将的诗。诗人以“三骏”代指唐申王李元婴的三匹马,这三匹马都是名贵的良马,诗人用它们来比喻唐申王的英勇。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唐申王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句:“三骏英英出渥洼,太平刍粟饱天家。” 描述了唐申王的三匹马都出自高贵的家庭,它们的血统纯正、体态优美,而且被饲养得非常好,使得天下人都能吃饱肚子,从而为国家稳定繁荣做出贡献
【注释】 重到:再次来到。戴玄学斋:戴逵的书房,即戴家。学斋,是古代学校里的学习室。棹(zhào):划船。凫舄(fúxì):《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此处以“凫舄”比喻戴逵的鞋子,因为戴逵曾经在会稽山中隐居过。月夕花朝:泛指美好的时光或事物。惘然:迷茫、怅惘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戴逵的诗。诗人先追忆了两人昔日在戴家相聚的情景,再表达了自己自从戴逵隐遁后所经历的悲欢离合之情
诗句释义: 1. 谁识骅骝汗血中,静团晴雪动生风。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匹骏马在雪地上奔跑的场景。“谁识”意为谁能理解,“骅骝”即良马,“汗血”指骏马的血统珍贵,“静团晴雪动生风”则形容这匹马在雪地上奔跑时,激起了雪花飘落,仿佛有一股风从它身上吹过。 2. 一从选入天闲内,不觉人间万马空。这里的“一从选入天闲内”指的是这匹马被选中并被放在天上闲适的地方
寄龙门禅师二首 灵山雪色映赤城红,咫尺之间东西路遥。 衲衣破碎刚补就,不必天女散花来。 注释: 《寄龙门禅师二首》是明代丁鹤年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灵山的雪景和赤城霞光,以及龙门禅师的生活状态。第一首诗描述了灵山的雪景和赤城霞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第二首诗则描绘了龙门禅师的生活状态,即使生活艰苦,也要坚韧不拔地修行。这两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注释:右军,指王羲之,他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高致,高雅的情趣。极清真,非常清雅高洁。文彩风流,指书法中的文字和风韵。那复见,再也没有见过了。摩挲遗墨,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留下的笔迹。丰神,饱满的精神面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兰亭集会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历史人物和文化遗产的敬仰之情。诗中既赞美了古人的高洁情怀,又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注释】 姑射仙人炼玉砂:姑射,传说中仙女的居所。炼玉砂,指炼制玉石。 丹光晴贯洞中霞:丹光,指红梅的艳丽色彩;晴贯,指穿透;洞中霞,指洞中的彩霞。 无端半夜东风起:无端,没有原因。 吹作江南第一花:吹作,比喻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江南第一花,指江南最美丽的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红梅在寒冬腊月里傲寒开放的壮美景象,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放的高洁品格。 首句“姑射仙人炼玉砂”,用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江行杂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刘氏在定海乐节中,面对汹涌的潮水和阴云,泪流满面,思念丈夫的悲惨情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悲剧性婚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这首诗通过对刘氏的描绘,展示了一个被压迫和被摧残的女性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注释: - 怨入江云结昼阴(怨恨之情如同江上的云朵凝结成白昼的阴影) 译文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手植梧桐不惮劳,朝阳鸣凤一来遨。 托栖未稳翻然逝,慰眼惟遗五色毛。 译文: 亲手种植的梧桐树不畏辛勤,早晨太阳升起时,凤凰翩翩飞舞。 虽然暂时栖息在梧桐树上,但很快它飞离了。这让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羽毛。 注释: 1. 手植梧桐不惮劳: 亲手种下梧桐树,不怕辛劳。 2. 朝阳鸣凤一来遨: 早晨太阳升起时,有一只凤凰翩翩飞舞而来。 3. 托栖未稳翻然逝:
注释:月下的湘云,轻轻冉冉,似乎依依不舍;翠袖《霓裳》作队归。 怪底香风吹不断,水晶宫里宴江妃。 赏析:此诗以水仙花为题材,借咏水仙花以写湘云,表现了诗人在湘江之夜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首句“湘云冉冉月依依”,写景抒情,写月光之下的湘江之畔。次句“翠袖《霓裳》作队归”,写湘江之畔的湘云与水仙花的相映成趣。第三、四句“怪底香风吹不断,水晶宫里宴江妃”,写湘江之畔水仙花开得正盛,香气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