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注释: 永和笔阵在山阴,家法惟君悟最深:永和是会稽郡,笔阵指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他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他在家法上领悟最为深刻,意指他的书法造诣极高,对书法的理解也最为透彻。 寓得梅花兼二妙,右军风致广平心:寓得是得到的意思,这里指的是王羲之得到了梅花,同时得到了二种美妙的感觉。右军是指王羲之,因为他的字被后人称为“右军”,广平心则是指王羲之的胸襟宽广,能够包容万物
【注释】 琼仙:即仙人,这里代指诗人自比。紫金丹:道家的长生不老药。岁寒:形容梅花耐久。载歌淇澳:指载歌载舞地唱歌跳舞,表示喜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因上书言事而被流放至广东新州时写的。此诗前两句赞美了梅花、竹子不畏严寒、顽强生长的品质,以梅花象征自己。后两句写在荒凉的村庄里载歌载舞地庆祝太平无事。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竹子的喜爱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结合注释和注解分析诗句的大意和情感。注意赏析时要围绕诗中重点词句展开。 题天师竹 琅玕仙节郁萧森,知受三天雨露深。 投老相求访真诀,独骑龙杖度千岑。 注释: ①琅玕:美玉名。 ②九天:这里指天上。 ③三清:道教称玉清、上清、太清为三天,合称三清,是道教最高尊神。 ④岑:山峰。
寄龙门禅师二首 第一首: 上方楼阁閟烟霞,补衲重来岁月赊。 拄杖入门如隔世,依然翠竹对黄花。 注释与赏析: - 上方楼阁閟烟霞: 描述的是诗人所在的环境是高耸的楼阁之中,被烟霞所遮蔽,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 - 补衲重来岁月赊: 这里的"补衲"是指修补衣物的动作,"重来"表明诗人再次回到这里,而"岁月赊"则暗示时间的流逝。 - 拄杖入门如隔世: 诗人手持拐杖步入门内
【注释】 蝇头:小楷的别称,因笔划细如苍蝇之毛而得名。乌丝:指用黑墨书写的书法作品,乌为黑色,故称。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两人的书法,都是古代著名书法家。初画象:指伏羲氏画八卦时的形象。元:主要的意思。 【赏析】 《蝇头小楷写乌丝》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蝇头小楷的吟咏赞美了书法艺术。 首二句说蝇头小字,虽细小如蝇脚之毛,但也能写得与乌丝大字一样好。“蝇”即“蝇头”,是小楷的别名。“乌丝”
【注释】 元旦:指新年。 天渊长老: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好友。 雪后泛溪:在雪后泛舟于小溪之上。 不将柏叶围炉饮:没有像别人那样围着火炉喝酒取暖(柏叶汤是古人冬日御寒之药)。 却为梅花放棹看:为了欣赏雪中的梅花,而放下桨划船观看。 灞桥驴子:即灞桥风雪图。 阿师:即僧人。空忍雪山寒,意思是自己忍受着寒冷,却不忍心看到僧人受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1.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归偶成 译文:在迎接大年(可能是指某位名叫大年的僧人)的途中,我遇到了一位名叫椿上的僧人,我们一同行走在黄昏的路上。我没有等到他,只好独自回家了。 2. 东归间道已浮杯,力疾遥迎日几回 译文:我沿着东边的小路回到了家乡,一路上已经喝了好几杯酒,身体也有些疲惫。我努力地追赶着太阳,希望能赶上它。 3.
题椿上人梅花 娟娟净色雪消馀,剪剪寒香月上初。 标格若教诸佛见,肯教薝卜譬真如。 注释: - 题:题诗于某物。 - 椿(chūn):姓,这里指上人。 - 上人:对人的敬称。 - 娟娟:形容女子容貌美好。 - 净色:纯净的颜色。 - 雪消馀(yú):雪消融后留下的痕迹。 - 翦翦:形容花枝纤细柔美。 - 寒香:香气清冷。 - 月上初: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 - 标格:品行、品格。 - 诸佛
注释: 水榭山窗面面同,縠纹波起鲤鱼风。 这句诗的意思是,水榭山窗四面相连,波纹荡漾,宛如鲤鱼在风中游动。 溪头艇子林间泛,来往能无避俗翁。 这句诗的意思是,溪头的小船在树林间泛泛而行,往来之间,没有人能够避开这位世俗中的高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隐者高士的诗。全诗以“题画”为题,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水榭、山窗、波纹、鱼儿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
诗句注释 - 当年百啭上林苑:形容当年鸟儿在上林苑中婉转歌唱,声音悦耳动听。 - 身愈高时韵愈奇:随着鸟的升高,歌声变得更加奇妙和独特。 - 兵火十年乔木尽:描述战争持续了十年,导致所有乔木都枯死。 - 托栖那敢怨枝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鸟儿还能安心栖息,不敢抱怨枝干太矮。 译文 当年,那些鸟儿在上林苑里欢快地唱歌,随着它们越来越高,歌声也变得越发美妙。然而,战争持续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