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仙节郁萧森,知受三天雨露深。
投老相求访真诀,独骑龙杖度千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结合注释和注解分析诗句的大意和情感。注意赏析时要围绕诗中重点词句展开。
题天师竹
琅玕仙节郁萧森,知受三天雨露深。
投老相求访真诀,独骑龙杖度千岑。
注释:
①琅玕:美玉名。
②九天:这里指天上。
③三清:道教称玉清、上清、太清为三天,合称三清,是道教最高尊神。
④岑:山峰。
赏析:
此诗首句用典,写天台山之景。天台山以奇石著称,有五峰耸立,形若莲花,故又称“莲盆”。山上有古迹多处,尤以晋代张岱所书“天台”二字最为出名,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诗人由天台而想到神仙,便引出第二句:“知受三天雨露深。”意思是说,他虽然已年迈,但还能受到天地的雨露之恩,得以长生不老啊!
第三句直抒胸臆:“投老相求访真诀。”这一句表明了作者追求道术,探求养生之道的思想动机和愿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在封建社会中,能有这样的思想,确实难能可贵。第四句进一步抒发这种思想:“独骑龙杖度千岑。”意思是说,我独自骑着一条龙杖,穿越重重险阻,去寻求修道成仙的方法。
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神仙的境界写得非常神奇美妙,也把自己求道的心情写得非常迫切。全诗一气呵成,意境高远,风格清新,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