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画萝卜”,然后逐句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再进行赏析。 “高氏贤兄弟,常将备夕餐”是第一句,意思是:高家的兄弟们都很贤德,常常准备一些饭菜作为夜宵。这一句的译文为:高家兄弟都很贤德,常常准备些饭菜作夜宵。“高家”指的是“高适”。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多表现对国事的关注
注释: 1. 静乐轩:指书房,是诗人用来读书写字的地方。 2. 清心如止水:比喻心无杂念,宁静安详。 3. 一月印当中:月印水中,映照出月亮的影子,形容月光皎洁。 4. 谁道芭蕉雨:芭蕉叶宽大,夏季时经常下雨,诗人以“芭蕉雨”代指夏雨。 5. 潇潇解恼公:潇潇雨声,如同在为烦闷的人解忧,使人心情舒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乐轩中读书时的心境。诗人通过“清心如止水”表达了自己的心志和追求
注释: 疏花清有影,止水净无埃。 这句诗的意思是:“疏花”是指稀疏的梅花,“清有影”是指梅花的影子映在水面上,显得清晰可见。而“止水”则是指静止的水面,“净无埃”是指水面非常干净,没有任何杂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梅花画面,梅花的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好似菩提树,明明照镜台。 这句诗的意思是:“好似菩提树”是指梅花的形状和菩提树相似,都有一种高洁、坚韧的品质
题前人竹石嘉树图 翠实可充丹凤食,乔枝仍待早莺迁。 一拳苍藓荒秋雨,惆怅无人解补天。 注释:竹子的果实可以用来喂养凤凰,高大的树枝还等着早春的小鸟来筑巢。青绿的苔藓在秋雨中显得荒凉,让人感到惆怅,没有人能够修补天空上的破洞。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物抒情,以竹子、果树和苍藓等自然物象为载体,通过赞美它们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深敬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注释:题写表兄赛景初的院中新植的新竹 双玉亭亭出粉墙,便添风月入吟觞。 会看直上三千尺,截简先书异姓王。 译文: 新竹从粉墙上伸出,便增添了风和月光进入吟诗酒杯。 将来一定高到三千尺,先用竹简写下寄给异姓的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竹子生长的诗,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顽强、不断向上的精神的赞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注释】 画菘菜:即《画菘》,为宋诗人黄庭坚所写。菘,即青菜,古称菘菜,亦称芥菜。甲,指芥菜的茎。平生味饱谙,意谓我平生吃惯了青菜,对其味道十分熟悉。本无食肉相,意谓我本性并不喜欢吃肉,更讨厌肥甘之物。 【赏析】 《画菘》诗,以“老圃青青甲”为开头。“老圃”,是说作者自己,一个种过多年庄稼的人。“青青甲”,即青苍苍的菜叶,说明作者在乡下种菜时已不是第一次了。“平生味饱谙”
注释:枯木竹石是诗的题目。 译文: 青天中腾起一条蛟,白日里卧着两只虎。 谁能唱出竹枝曲?远远地隔着潇湘浦。 赏析: “枯木”二字,为全诗定下了沉郁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竹石”则是诗的主题,诗人以竹子和石头自喻,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青天腾一蛟,白日卧双虎”,这是对自然界的描绘,寓意着诗人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
【注释】 自咏十律:作者的十首诗。六军遥驻墨河濆(fén):六军远驻于黄河以北。墨河,指代黄河。濆,山坡。故国丘墟讵忍闻(ju): 我的国家已经破败不堪,我不忍心听它的消息。讵,岂,怎么。露冷金铜应独泣:天冷霜露覆盖下的铜器应当独自哭泣。露冷,指霜露。金铜,泛指贵重之物。应,应该。独泣,独自哭泣。火炎玉石竟俱焚:火势蔓延,连玉石也一起被烧毁了。炎,同“焰”。竞,一起。竟,竟然,居然
《题长溪独钓图》是明代丁鹤年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 1. 溪上钓西风:描述了在溪边垂钓的情景,西风拂动着钓竿。这里的“溪上”指的是一个清澈的小溪,而“钓西风”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不受外界干扰。 2. 心随溪水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随着溪水的流动而变化。这种随波逐流的心境,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态度——顺其自然,不去强求。 3.
【注释】 拂素写晴窗:以素笔描绘晴朗的窗户,即画竹。 亭亭玉一双:形容竹子挺拔秀丽,如同玉一般。 苍龙雷唤醒:用“苍龙”比喻风雨雷电,形容风雨雷电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风雨遍湘江:形容风雨如注,笼罩整个湘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湘江边上看到雨后春笋,感叹生命的短暂,写下的一首七绝。 首句以素笔描绘晴朗的窗户,意在营造宁静的氛围;次句以“亭亭玉一双”形容竹子挺拔秀丽,如同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