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 - 长淮横溃:指的是长江在安徽一带的洪水泛滥。 - 祸非轻:表示这次水灾的严重性和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影响。 - 坐见中流砥柱倾:比喻那些在灾难面前坚守岗位、英勇抵抗的英雄人物(如岳飞)被轻易击败或牺牲,形象地描绘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景。 2. 太守九江先效死,诸公四海尚偷生: - 太守九江先效死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方瞳广颡古先生”,意思是“一位方脸宽额头的老先生”。 第二句:“气秉先天独混成”,意思是“他的气质与天地同源,独一无二”。 第三句:“辟榖斋房餐石髓”,意思是“他在辟谷斋房中食用石头制成的食物”。 第四句:“采苓幽涧役山精”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秋。诗人自注:“自咏十律,时在徐州。” 首二句“一夜西风到海滨,楼船东出海扬尘”,写海风吹拂,楼船扬帆远航的景象,暗寓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次二句“生惭黄歇三千客,死慕田横五百人”,黄歇,西汉淮南王刘安宾客;田横,秦末汉初起义军领袖。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生死荣辱的看法:活着的时候愧对众多的门客朋友,死了也要像他们一样死得壮烈。三
懒散形骸不自持,黄冠聊束鬓边丝。 频来猿鹤浑相识,久混龙蛇竟不知。 养拙最宜情澹泊,全生深藉德支离。 看云本自忘饥渴,况有冰泉与石芝。 【注释】: 1. 懒散形骸不自持:形容自己懒散,没有自我约束。 2. 黄冠聊束鬓边丝:用黄冠束住自己的头发,表示自己修行或隐居的状态。 3. 频来猿鹤浑相识:经常遇到猿和鹤等动物,都认识我。 4. 久混龙蛇竟不知:长时间与龙蛇等动物混在一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理解每句的字面意思和思想感情;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进行分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祗林一叶陨秋霜,回首沧洲泪两行”的意思是:祗树林中一片落叶,落在秋天的霜上,回头望着那苍茫的水乡,不禁流下了眼泪。“祗”指代佛教徒,“沧洲”,泛指水边。“泪”即泪痕。“祗林”“沧洲”是作者所居之地,“泪两行”表达了作者因思乡而流泪
【注释】 逃禅室:即逃禅斋。陶渊明曾作《归去来兮辞》自号“田园诗人”。陶公,即指陶渊明。北窗、西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扫愁:扫除忧愁。千金帚:比喻用金钱买不来的扫帚。折幔:推开帷幕。七宝幢:指佛家法器,佛教中常用来表示庄严。 叠嶂:山峰。流淙:山涧流水声。周妻:陶渊明的妾名叫周氏,后为刘裕杀害。何肉:什么肉,比喻没有好处的事情。诗魔:指诗歌创作
这首诗是一首五绝,其内容如下: 冥栖九陇傍云松,茗碗熏炉取次供。 月满长空秋放鹤,雨昏大海昼降龙。 病中普施诸方食,定里长闻上界钟。 明哲古来多玩世,不妨随处舞三筇。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冥栖九陇傍云松:这句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伍的意境。"冥栖"意味着深沉地栖息在山林之中,"九陇"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傍云松"则描绘了山间云绕的松树景象。 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云石 坐石看云绝百非,空山终岁澹相依。 卧龙春暖潜嘘气,伏虎年深不振威。 已向诸天陈瑞彩,更从历劫拂铢衣。 蓦然触着无拘碍,荡荡乾坤自在飞。 译文: 在石头上坐着观赏云彩,摒弃了所有的非分之想,整日空寂的山中只有云和石相伴。 春天来临,卧龙在温暖的环境中悄悄呼吸气息,伏虎在深深的岁月里不再有威猛的气势。
【注释】 白石:指白色的石头。 雪色云根出翠微:雪白色的石头从云雾缭绕的山中露出翠绿的尖端。 坚贞不与道心违:坚定不移,不违背自己的本性。 尘空自比神仙镜:将白色石头比作仙人镜子,形容其纯净无瑕。 路滑谁参佛祖机:道路险恶难行,谁能够参悟佛祖深奥的道理。 砺金希世用:磨砺金器以迎合世俗之需。 韫玉发山辉:蕴藏着宝玉的石头能发出光辉。 点头默契生公法:点头表示理解并赞同佛教教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日日看山眼倍明,更无一事可关情。 这句诗的意思是每天看着山,我的眼睛更加明亮,没有什么事能让我关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平淡的满足。 扫开积雪岩前走,领取闲云陇上行。 这句诗的意思是扫开积雪,走在岩石前;登上高山,领略闲云的风采。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不共羽人谈太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