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再用前韵赠祖庭兴上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匡庐揽秀昔巢松,水色山光左右供。 注释:匡庐(庐山)以其秀丽的风景闻名,自古以来就有鸟儿栖息于松树之上,周围的水色和山光为它提供了美丽的背景。 2. 日下奇峰金作凤,云间飞瀑玉为龙。 注释:太阳下山的时候,那些奇特的山峰仿佛金色的凤凰;在云层之间,飞瀑如玉雕成龙。 3. 扑帘空翠沾晴几,拍枕寒涛隐暮钟。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是唐代文学家常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一榻东轩迥绝缘,寒岩枯木共忘年。 译文:我独自一人住在东边的小屋,四周寂静,与外界隔绝。寒山的岩石和枯萎的树木仿佛与我同龄,它们共同陪伴着我度过岁月。 注释:一榻:指东边的小屋,一间简陋的居室。 二虽非悟道庞居士,岂是耽诗贾阆仙。 译文:我不是悟道的庞居士
寓东湖二灵寺 二灵古称山水窟,兴来独往亦一奇。 扣舷时闻小海唱,夺卷复睹长江诗。 月中听鹤坐不寐,烟外盟鸥归每迟。 桃花流水傥得路,便应黄发为渔师。 注释: 1. 二灵古称山水窟:指二灵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寺庙。 2. 兴来独往亦一奇:形容诗人在兴致勃勃时独自出游,也是一种独特的乐趣。 3. 扣舷时闻小海唱:扣舷,即拍打船舷的动作;小海,可能是指大海或湖泊等水域的声音;长江诗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曾向名山识异人,心如木石气如春。 - 诗句释义: 曾经在著名的山中遇见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内心如同坚不可摧的木头和石头一样坚定,他的心境如同春天一样温暖和煦。 - 关键词注释: "名山" - 指著名的高山或圣地。"异人" - 指非凡的人物或高僧。"心如木石" - 形容内心坚强、坚定不移。"气如春" - 形容心态乐观、温暖。 - 赏析:
注释: 1. 寂寂禅扃掩昼阴:寂静的禅房紧闭着,遮住了白天的光线。扃,关闭。 2. 阿师道味此中深:阿师的修行境界深厚,难以言表。阿师,这里指佛教中的阿罗汉。 3. 一尘不涉冰霜操: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如同冰霜一样纯净。 4. 万境俱空水月心:一切景象都是虚幻的,如同水面上的月亮,没有实体存在。 5. 驻屐寒香生小径:停下来欣赏那清冽的香气,它从小径中传来。屐,木屐,古代穿行的鞋子。 6.
注释: 尺树盆池曲槛前,老禅清兴拟林泉。 气吞渤澥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一拳。 仿佛烟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壶天。 旁人莫讶胸襟隘,毫发从来立大千。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的诗作。首联“尺树盆池曲槛前,老禅清兴拟林泉”,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坐在小盆景和池塘之间的曲槛前,心情宁静,如同置身于林泉之中。 颔联“气吞渤澥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一拳”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注释】 ①锽:即黄锽,字元发,号南湖。南宋人。 ②三车:指三种车马。这里泛指高车驷马。 ③微尘有相皆成幻:佛教语,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永恒的常住性。 ④大道无岐:道家语,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⑤月满秋岩收桂子,雪消春涧采蒲芽:指秋天采摘桂花,冬天采摘山茱萸。这两句写诗人游历山水,欣赏美景,以抒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⑥阿师弘教成狮子:指僧人弘法弘扬佛法。 ⑦伫见传衣后代夸
【解析】 本诗为题壁之作。前四句是写东湖青山寺的景致,后四句是对长老的赞颂。“玉镜”三句以物象比喻人的品格。 【答案】 题东湖青山寺古鼎铭长老钟秀阁 手开楼阁贮群经,面对湖山卫百灵。 玉镜夜寒通沆瀣,翠屏秋净倒空青。 避烟鹤起檐间树,行雨龙归几上瓶。 我亦逃禅云水客,便应萧散共松扃。 译文:打开楼阁贮藏着许多经典,面对着湖和山护卫着众多的神灵。玉色的镜子在夜晚寒冷时通达沆瀣
【题解】 灵山,在江西南昌县西北。本为庐山之别名,此诗即指庐山。作者与友人李中书、刘长卿同游庐山,因见灵山胜景,遂作此诗。 【注释】 凭虚:依倚。户牖:门窗户洞。六鳌:指神话中的六只巨鳖。夜涌金银阙:指夜晚海潮汹涌,水浪翻腾,好像金山银山从海底涌出。紫翠堆:指山色青翠。日落云间飞锡下:指夕阳西下时,云雾缭绕之中,有僧人乘坐锡杖飞降于山中。月明天上度杯来:指皓月当空,银河横渡,有仙家在天上饮酒宴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上人,即立庵长老,是作者的好友,与自己有深厚的友谊。在作者心目中,他是可与知音者交心的知己,所以对这位朋友十分敬重和喜爱。这首诗即是表达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及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立庵长老即将住锡灵岩寺,作者特作此诗相赠。全诗以送别为题,却写得情意深长、意境高远。 首联“上人驻锡灵岩寺,正是诸天听法时。”写上人将住锡灵岩寺,此时正是诸天听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