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域的葡萄种植已经无法复原了,故人挥洒出天机。碧云凉冷骊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 译文: 题画葡萄 - 西域的葡萄种植已经无法复原了,故人挥洒出天机。碧云凉冷骊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 注释: - 西域葡萄事已非:西域的葡萄种植已经无法复原了。 - 故人挥洒出天机:故人(指作者)挥洒出天机。天机,即天意,这里指作者在画中展现出葡萄种植的独特韵味。 - 碧云凉冷骊龙睡
梧桐井梧彻夜霜风凉,锦绣园林瞬间空无光。 老树秋色已尽何足惜,凤巢吹落明月中。 注释:井梧(井边的梧桐),彻夜下霜风,凉意逼人。 锦绣园林,瞬间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老树秋色已尽,为何还要惋惜呢?凤凰巢穴被风吹落,月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凄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用井边的梧桐、园林和凤巢等意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之情。诗中的“老尽秋容何足惜,凤巢吹堕月明中”一句
解析 第一句:神龙归卧北溟波,愁绝阴山《敕勒歌》。 - 注释:神龙(比喻皇帝或君王)回归卧息于北方的大海中。阴山(即今内蒙古的大青山),《敕勒歌》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歌曲,这里用来象征边疆的苦难与艰辛。 - 赏析:《敕勒歌》原为北魏民歌,描写了鲜卑人在中原北部的游牧生活和他们对故乡的眷恋。此句以神龙归卧北溟波,暗喻国家重归安定之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边境将士的思念和担忧。 第二句
注释:春天的景色正旺盛的时候,红杏花的花朵正绽放着,秋天的声音又响起了,碧梧桐枝上又落了叶子。 野人(即隐士)不懂得春官历书,只是坐着看着一年中的荣枯变化记录时间的更迭。 赏析: “春意方酣红杏蕊”,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这里的春天,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红杏的花苞也正在盛开。 “秋声又战碧梧枝”,则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秋风吹过,树叶飘落,就像一场战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描绘
诗句原文: 草长连朝雨,花残一夜风。 青春留不住,啼杀白头翁。 注解与译文: 1. 草长连朝雨 - 描述了清晨时连绵不断的细雨中草的生长状态,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但又稍纵即逝的意境。 2. 花残一夜风 - 指夜间一阵风过后花瓣凋零的景象,暗示了美丽事物易逝的特点。 3. 青春留不住 - 直接表达了对青春流逝无法挽留的感慨,强调了时间无情的主题。 4. 啼杀白头翁 - 以“啼”字形容声音
【注释】 松:松树;筠:松树的嫩皮。 淹:遮蔽;风尘:尘土飞扬。 不有梅花树,谁回天地春。 不:难道;有: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松、竹、梅三种植物各自独特的品格。松柏耐寒,不怕风吹雨打,经久长青;竹子虽然也有翠绿的外表,却不如松柏苍劲;而梅花虽不像松柏那样高大挺拔,也不像柳絮那样柔弱飘渺,但它能傲霜斗雪,凌寒独自开,清香幽远。因此,诗人认为只有松、竹
【注释】 金银楼:指楼观。 玩月图:即《玩月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万岁山时所作,诗人登上山顶,观赏着壮丽的景观,面对这金碧辉煌的楼阁、高耸入云的山峰,不禁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他看到那秋色渐浓,风凉爽,琪树飘香,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故乡看到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千。他站在危楼上,久久地徘徊着,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他看到月光中的故乡山河,更使他怀念不已
注释:一夜之间春天回到了大地,到处都是繁花似锦的景象。 淑气:美好的气息,指春天的风和气。 逡巡:慢慢退却的样子。 烂熳:盛大的样子。 赏析:首句写春天的回归,用“遍九垓”来形容春意弥漫之广;次句写春天离去时,用“尽尘埃”形容春光消失得无影无踪,暗含了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感慨。后两句写春天的回归,用“韶光淑气逡巡退”形容春天的回归之慢,用“暑雨炎风烂熳来”形容夏天的到来之快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春明立仗气如山:春天的京城里,士兵们列队的气势如同山峰一般。 - 顾盼俄空十二闲:士兵们的目光一扫而过,似乎瞬间就空出了十二个空闲之地。 - 一去瑶池消息断:一旦离去,关于瑶池的消息就会中断。 - 西风吹影落人间:西风吹过,影子落在了人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士兵们在春天的京城里列队,他们的气势如同山峰一般。然后他们目光一扫而过,似乎瞬间就空出了十二个空闲之地
【注释】: 江树青红江草黄,好山不断楚天长。 1. 江树:指岸边的树木。 2. 红:指江边的芦苇丛。 3. 青、黄:指江边的水草。 4. 好山:指高峻挺拔的山脉。 5. 楚天:指湖北地区(古代楚国在今湖北一带)。 6. 送:指送走。 7. 夕阳:指落日。 8.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画,诗人通过描写江边树木、芦苇丛和水草的颜色,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同时,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