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题干提示分析概括,最后给出答案。 (1) “夜诵蕊珠经”,写诗人夜读《大乘经》的情景。蕊珠,即佛经中的《大乘经》。 (2) “群真悉下听”,写众多仙女纷纷来到仙坛倾听。 (3) “仙坛晨自扫”,写仙女们清晨打扫仙坛,清扫的可能是尘埃,也可能是垃圾。 (4) “拾得凤凰翎”,写仙女们发现有凤凰翎掉落在仙坛上。 (5)
【注释】 蝉:知了。 性极清高:本性十分清高。 愁吟类楚骚:忧愁地吟咏像屈原《离骚》那样抒发悲愤。 炎天风露薄:炎热的夏天,天气晴朗。 度日亦嗷嗷:度过一天也发出凄厉哀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物以抒怀。诗人借蝉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感慨。此诗写“蝉”,却写得不单纯是“蝉”,而是托物寓志,表达了诗人自己高洁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前两句描写蝉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注释】 长江万里图 其一:长啸还江国,迟回别海乡。 春潮如有意,相送过浔阳。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春天的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首句点明时间是春天,次句写友人要远行了,三句以“相送”二字领起,四句写友人临别赠诗。全诗情深意切,辞简意丰,意境开阔。 长啸还江国,迟回别海乡。 长江万里图 其二:长啸还江国,迟回别海乡。 春潮如有意,相送过浔阳。 【译文】 我站在江边,仰天长啸,告别我的家乡。
【注释】 ①铁石挺孤标:形容梅花的坚贞不屈,傲雪凌霜。②冰霜抱贞素:指梅花在寒冬腊月中开放,不畏严寒,不怕霜冻,洁白如玉。③桃李:桃花与李花,这里借指世俗的荣华富贵。④嗟哉岁云暮:感叹时光已经老去,年华已逝。⑤岁:时间。云:云彩,喻岁月。⑥暮:晚,指晚年。⑦芳菲:指春天里百花盛开的景象。⑧零落:凋谢。⑨堪惜:可惜、值得惋惜。⑩自怜:自怜自爱。⑪憔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⑩瘦损
在欣赏丁鹤年的《次张抚军韵二首 其一》时,我们不禁被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所打动。下面将逐句解读此诗: 1. 诗句释义: - “先公昔镇西南日,几拜殊恩出御筵。”:这里提到的“先公”指的是作者的父亲,他在西南地区担任过重要职务,曾接受皇帝的特别恩宠。 - “桃李门墙宾客盛,芝兰庭砌子孙贤。”:描绘了家族门楣繁荣的景象,家中有众多的客人和优秀的后代。 - “百年遗爱齐民服
诗解 第一句:“香消静室定回时,真趣忘言祇自知。” - “香消”意味着香气已消,可能指时间流逝或某种氛围的消失。这里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内省的状态,让人回到内心深处,思考和反思。 - “定回时”表明这种状态是持续且稳定的,不是一时的冲动或短暂的感受。 - “真趣忘言祇自知”表达了一种超脱言语、只通过内心体验来理解世界的状态。这里的“真趣”指真正的兴趣和乐趣,而“忘言”则是一种超越常规语言表达的境界
长江万里图 其一 长江千万里,何处是侬乡。 忽见晴川树,依稀认汉阳。 注释:长江:指长江水道。侬:古时对人的称呼,这里指诗人自己。晴川:即晴天的江水。汉阳:今属武汉市,在湖北省。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万里”,二句以问句作结,三、四句则回答了前两句的问题。“何处是侬乡?”这既是诗人的疑问,也是诗人心中的哀叹。因为诗人知道故乡远隔万里,他不可能回去,只能把思念之情寄托在长江上。“忽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歌的注释、关键字词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进行具体分析。“病骨秋增痛”一句,诗人以“病骨”“秋”为喻体,写自己衰老之态和秋天景色之悲凉相映衬;“衰容日减华”一句,写自己的容颜一天天衰退,美丽不再。“脸霞怜竹叶”,诗人怜爱竹叶的色泽,用竹叶来比喻自己的面颊,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容貌的担忧与无奈。“鬓雪妒菱花”,诗人羡慕菱花的美丽
次小孤山 峡束千雷怒击撞,危峰屹立压惊泷。 山联庐霍朝三楚,水落荆扬限九江。 镇海重关当第一,擎天孤柱故无双。 佩环月夜知何处,露湿蓬莱玉女窗。 注释: 1. 峡束千雷怒击撞:形容峡谷中千条雷霆撞击的声音,生动描绘了峡谷的壮美景象。 2. 危峰屹立压惊泷:描述山峰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景象,给人以震撼之感。 3. 山联庐霍朝三楚:这里的“庐霍”可能是指地名,而“朝三楚”则表示接近或到达楚国的边界
【注释】 小画:指画幅。其一,指这首诗的第一联。远水:远处的水。吞天碧:形容湖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危峰:高耸入云的山峰。拔地青: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青翠欲滴。何由云树底,挥麈坐茅亭:意谓怎样才能在云雾缭绕的树梢下,挥麈(一种麈尾扇)端坐在茅草编的亭子里呢? 【赏析】 此诗为诗人自题小画之作,写自己隐居茅亭,心旷神怡的心境。“远水吞天碧,危峰拔地青”两句,描写了山水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