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树青红江草黄,好山不断楚天长。
云中楼观无人住,只有秋声送夕阳。
【注释】:
江树青红江草黄,好山不断楚天长。
- 江树:指岸边的树木。
- 红:指江边的芦苇丛。
- 青、黄:指江边的水草。
- 好山:指高峻挺拔的山脉。
- 楚天:指湖北地区(古代楚国在今湖北一带)。
- 送:指送走。
- 夕阳:指落日。
-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画,诗人通过描写江边树木、芦苇丛和水草的颜色,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同时,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江树青红江草黄,好山不断楚天长。
云中楼观无人住,只有秋声送夕阳。
【注释】:
江树青红江草黄,好山不断楚天长。
【注释】 山人:隐士。 巢居:在树上或岩石上筑巢居住。云松间:指山林之中。 枕泉漱玉:指枕泉水而漱玉泉。漱,用口轻轻漱口。 明月:明亮的月光。 直与云俱闲:意谓此心与云同闲。 达官贵人:地位高的人。侣:伴侣。 天瓢:形容雨如天上的瓢。慰苍生:安慰百姓。 王公出处:指王公贵族的去留。此处借指作者自己。 十年游宦:指作者任官十年。感离居:因远离家乡而伤感。 慈母线:指母亲的针线活。严君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 诗句: - 兖为礼义乡,自昔多名士。 - 兖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道德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名士。 - 佐也游夏徒,力学能崛起。 - 他也是一个游历四方的学者,通过努力学习能够脱颖而出。 - 三冬文史富才华,万言入对天王家。 - 他擅长文学和历史,能够用一万字的文章来回答天子的问题。 - 骑蟾秋折广寒桂,走马春看长安花。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的作品,题目为《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 。以下是逐句释义: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 现在我与你同住鄂渚(地名),已十年未能见面。 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 你从藩府典礼仪,进宫侍候须早点出,每迟些。 不将泛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 你雪松般的贞操,比冰雪还要劲烈;如冰蘖(一种草本植物)般清高,老来更显英风。 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
这首诗是关于周侍郎定江浙赋税还大都的。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 戈甲三边静,车书四海同。 —— “戈甲”指的是战争,“三边”泛指边境地区。这里表示边境地区的战火已经平息,国家统一。 时平尚文治,策士明光宫。 —— “时平”指的是天下太平,“文治”指的是文化治理,这里强调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龙沙公子清且美,玉立芙蓉照秋水。 —— “龙沙”指的是沙漠,“公子”指的是贵族子弟
题余姚叶敬常州判海堤卷丁鹤年诗作赏析与解读 1. 诗作原文与注释 - 《题馀姚叶敬常州判海堤卷》 - 阴霓夜吼风雨急:夜色阴沉,风雨交加,声音震耳欲聋。 - 坤维震荡玄冥立:大地在风中摇摆,仿佛玄冥之帝在主宰一切。 - 桑田变海人为鱼:昔日的陆地变成了海洋,人们成了鱼儿。 - 叶侯诉天天为泣:叶侯(即叶敬)向天诉说他的遭遇,天空因此而哭泣。 2. 关键词注释及含义 - 阴霓:指夜晚的天空中的云彩
【赏析】 《送奚仲瑛进士服阕朝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抒发离别之感,表现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全诗四韵,每句七字。首两句写友人才高学博,有文采;中间二句写朋友仕途得意,为政清明;后两句写其家庭不幸,而仍能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英才。最后两句写朋友从此南归,继续在岭南一带传道授业。全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首联“奚郎健笔凌高秋
诗句翻译与注释- 亭亭高冈松,上有双栖乌。 - 高耸的山岗上长着挺拔的松树,树上栖息着一对鸟儿。 - 朝出营其巢,暮归哺其雏。 - 早晨出去筑巢,晚上归来喂养小鸟。 - 雌雄和鸣尾毕逋,巢成雏长乌双殂。 - 雌鸟和雄鸟齐声鸣叫,它们的尾羽全部脱落,新巢已建成,小乌鸦也长大了。 - 月明夜静雏影孤,南飞绕树声号呼。 - 月光明亮之夜寂静无声,只有小乌鸦影子独自孤单,它们向南飞翔时发出叫声。 -
诗句释义 1 童郎豪爽士,平生少许可。 - 童郎豪爽士:指的是童郎(即诗人)性格豪放、直爽。 - 平生少许可:意指诗人一生中很少有值得骄傲或自豪的事情。 2. 独于皓上人,珠玑发咳唾。 - 皓上人:这里可能是对某位高僧的尊称,皓意为明亮、纯洁。 - 珠玑发咳唾:形容诗人在与皓上人的交流中,受益匪浅,仿佛听到了珠玉般的教诲。 3. 上人学法英妙年,参遍诸方文字禅。 - 上人学法英妙年
注释:我行走的踪迹不与枭鸟相同,我心事只随着大雁向北飞翔。 赏析:这首诗以枭和雁为喻,表达了诗人在流离转徙中的孤独感、漂泊感以及对归家的渴望之情。诗中通过枭东徙、雁北飞等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厚意
大山摩穹霄,小山翻洪涛。 或翔丹穴凤,或舞寒江蛟。 奔腾起伏奇观不可状,云锦屏风金碧障。 中有仙家太古坛,鸟啼花发春自闲。 子晋鸾笙乘月过,王乔凫舄凌云还。 环翠楼开紫霞里,更揖鸡峰朝舜水。 千岩秀色傍窗浮,万壑涛声从座起。 烟消日出天溶溶,玉壶倒插金芙蓉。 钩帘相对坐长夏,洒然冰雪生心胸。 君不见天台嵯峨四万八十丈,若非飙车羽轮那得上。 又不见终南盘亘中原五百里,天梯云栈悬绝那可履。
```plaintext放舟长怪武陵人, 强觅桃花洞里春。 若使仙源通一线, 如何避得虎狼秦。 ``` 注释: - 《题桃源图》是明朝史谨的作品。 - “放舟”指诗人乘船而行,“常怀武陵人”,意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强觅”意为勉强寻找或寻找不到,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 - “桃花洞”代指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也象征美好的生活环境。 - “若使仙源通一线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春明立仗气如山:春天的京城里,士兵们列队的气势如同山峰一般。 - 顾盼俄空十二闲:士兵们的目光一扫而过,似乎瞬间就空出了十二个空闲之地。 - 一去瑶池消息断:一旦离去,关于瑶池的消息就会中断。 - 西风吹影落人间:西风吹过,影子落在了人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士兵们在春天的京城里列队,他们的气势如同山峰一般。然后他们目光一扫而过,似乎瞬间就空出了十二个空闲之地
解析 第一句:神龙归卧北溟波,愁绝阴山《敕勒歌》。 - 注释:神龙(比喻皇帝或君王)回归卧息于北方的大海中。阴山(即今内蒙古的大青山),《敕勒歌》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歌曲,这里用来象征边疆的苦难与艰辛。 - 赏析:《敕勒歌》原为北魏民歌,描写了鲜卑人在中原北部的游牧生活和他们对故乡的眷恋。此句以神龙归卧北溟波,暗喻国家重归安定之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边境将士的思念和担忧。 第二句
【注释】 金银楼:指楼观。 玩月图:即《玩月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万岁山时所作,诗人登上山顶,观赏着壮丽的景观,面对这金碧辉煌的楼阁、高耸入云的山峰,不禁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他看到那秋色渐浓,风凉爽,琪树飘香,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故乡看到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千。他站在危楼上,久久地徘徊着,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他看到月光中的故乡山河,更使他怀念不已
【注解】 榆荚:榆树的种子,像豆子一样小。 上界:天界,这里指天上。 蜂蝶:即花间蜜蜂、蝴蝶。 【赏析】 此诗写暮春之景,抒发伤春之情。首句“暮春”点明季节,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榆荚搅晴空”是说暮春时节,榆荚纷飞,搅乱了晴朗的天空。榆荚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春天的象征,如《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雎鸠”,指的就是鸳鸯鸟
注释:一夜之间春天回到了大地,到处都是繁花似锦的景象。 淑气:美好的气息,指春天的风和气。 逡巡:慢慢退却的样子。 烂熳:盛大的样子。 赏析:首句写春天的回归,用“遍九垓”来形容春意弥漫之广;次句写春天离去时,用“尽尘埃”形容春光消失得无影无踪,暗含了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感慨。后两句写春天的回归,用“韶光淑气逡巡退”形容春天的回归之慢,用“暑雨炎风烂熳来”形容夏天的到来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