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长怪武陵人,强觅桃花洞里春。
若使仙源通一线,如何避得虎狼秦。
强觅桃花洞里春。
若使仙源通一线,
如何避得虎狼秦。
注释:
- 《题桃源图》是明朝史谨的作品。
- “放舟”指诗人乘船而行,“常怀武陵人”,意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强觅”意为勉强寻找或寻找不到,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
- “桃花洞”代指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也象征美好的生活环境。
- “若使仙源通一线,如何避得虎狼秦”意味着如果能找到通往仙境的通道,就无需害怕虎狼之国秦国的威胁。
赏析:
此诗以史谨的《题桃源图》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放舟长怪武陵人”,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江面上行驶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好奇与期待。第二句“强觅桃花洞里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桃花源般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然而,第三句“若使仙源通一线”提出了一个难题,即如果能够找到通往仙境的路径,那么人们就可以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宁静。最后一句“如何避得虎狼秦”则是对前文的一种转折,诗人在赞美隐逸生活的美好之余,也不忘提及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整首诗情感深沉,既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