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虞稷
八十才名遍九州,先朝遗老至今留。 八十岁方成名满天下,曾是朝廷的遗老至今仍然留在世上。 听谈旧事开元载,早识词人万历秋。 当年曾聆听玄宗皇帝时期的政事,早就熟知了词人的万历年间的诗词。 藜杖寻诗荒径外,松风坐客小楼头。 拿着藜杖在荒野中寻找诗歌,坐在松树林中与友人对饮聊天。 乳山咫尺能招隐,我欲从之一溯游。 乳山离此处很近可以隐居,我想随您一同前往追寻诗人。 【注释】: 次林茂之先生八十自纪韵
诗句释义 1 八十才名遍九州:指林茂之在年满八十时,其才华和名声已遍布全国。"才名"指的是个人才华与声望,“遍九州”表示他的声名传遍了整个国家。 2. 七朝遗老至今留:暗示林茂之经历了七个朝代的变迁,至今仍被人们所怀念。这表达了对他经历丰富、影响深远的评价。 3. 听谈旧事开元载:这里的“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713-741年),表明在那个时期,林茂之就已经开始谈论国家大事或政治问题。 4.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王石谷是王士祯的朋友。诗人在送别之时,有感而发,挥笔写下此诗。前两句写王石谷将去钟山,看到废苑荒废,六朝遗迹散乱。后两句以冬晴之景,写出荒寒落木中的意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注释】 松老:松树经秋霜之后,枝干苍劲,生机蓬勃。钟山:在南京南郊。废苑:指南朝梁代的建康宫,又称东宫。飞鸿:大雁。几日闲驴背:几日悠闲地骑着毛驴游赏。 【译文】
【注释】 书影梅庵忆语后: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梅花以抒写诗人的怀人之情。珊瑚枕:用珊瑚做成的枕头,喻指美人。嫣红:鲜艳的红色。桂冷霜清:形容桂花飘香,清冷似霜。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人。 【赏析】 “珊瑚枕薄透嫣红”,珊瑚枕是珍贵的宝物,而这里却只用来衬托梅花的美艳和高洁,可见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自是愁人多不寐”一句,诗人巧妙地以梅花来象征自己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虽为“愁人”
【注释】 ①梅庵:作者所居的书斋。②残书:指灯影映衬下的残书。③昏镫:昏暗的灯火。④雾阁缄:指在雾气朦胧中,关着的门。⑤茜红衫:红色的上衣,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孤寂生活、表达对妻子思念之情的作品。诗中“半床明月残书伴”,“一室昏镫雾阁缄”,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清冷的画面。然而,最让人心酸的还是最后一句:“薄寒吹动茜红色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伤。
这首诗是诗人对马士英的画作《题马士英画》的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第一句“半闲亭上草离离”,描绘了一幅画面,半闲亭上的野草茂盛、繁茂,仿佛在诉说着往事。 - 第二句“尚有遗踪寄墨池”,意味着虽然岁月已经过去,但马士英的画作仍然留有痕迹,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 - 第三句“犹胜当年林甫辈,弄獐贻笑误书时”则表达了对马士英的赞美之情。他的作品超越了当时许多权臣的绘画水平
八十才名遍九州,先朝遗老至今留。 听谈旧事开元载,早识词人万历秋。 藜杖寻诗荒径外,松风坐客小楼头。 乳山咫尺能招隐,我欲从之一溯游
珊瑚枕薄透嫣红,桂冷霜清夜色空。 自是愁人多不寐,不关天末有哀鸿。
半闲亭上草离离,尚有遗踪寄墨池。 犹胜当年林甫辈,弄獐贻笑误书时。
松老钟山废苑空,六朝遗迹散飞鸿。 冬晴几日闲驴背,写出荒寒落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