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象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注意诗句中重要字词的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 “舟抵苏州”,点明时间、地点,交代舟已停到码头;“半春卧病木兰舟”,以“半春”点明时令,“卧病”说明身体欠佳,“木兰舟”代指小船,“卧病”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今日推窗见虎丘”,用“推窗”写出了舟在行进中的动作,“今日”表明是刚到达目的地;“虎丘”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区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全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其一,首句“一车千里外”,写自己与友人远隔千里之外,身处异乡。 其二,第二句“马首又斜阳”,写夕阳西下,又是一天将尽的时候,暗示着友人此时也一定在为离别而忧伤。 其三,第三句“秋色还黄菊”和第四句“风声借白杨”写眼前所见,秋天景色如画,黄菊、白杨,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风吹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是在倾诉衷肠。
注释: 1. 舟中:即“舟下”,指船行于江水中。 2. 昔从北地穷沙漠:昔日曾从北方来到大漠之地,经历了艰难的旅程。 3. 转入南湘下汉皋:后来转向南方的湘水和汉水的交汇之处,即今湖南岳阳。 4. 但觉家随芳草远:只觉得随着船儿前行,家中的花草越来越远。 5. 暗知船共晚潮高:暗自知道船儿正随着夜幕降临时的潮水慢慢升高。 6. 客中傲态容三拜:客居他乡时,我以傲然的姿态三次向主人致敬。 7.
因是庵 初地知幽邃,兹登因是楼。 注释:刚到此处就知道这地方非常幽静深远,登上此楼是为了欣赏美景。 白门三日雨,黄叶万家秋。 注释:连续三天的暴雨让白门变成了秋天的景象,黄色的树叶飘落在每家每户,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凄凉之感。 独往迷新径,凭高迟旧游。 注释:我独自前往寻找新的路径,站在高处慢悠悠地回忆过去的游览经历。 上方清磬响,遥出碧池头。 注释:在山顶上听到清脆的磬声回荡
半春卧病木兰舟,今日推窗见虎丘。 梅雨满天花满岸,橹声不断到苏州。
初地知幽邃,兹登因是楼。 白门三日雨,黄叶万家秋。 独往迷新径,凭高迟旧游。 上方清磬响,遥出碧池头。
一车千里外,马首又斜阳。 秋色还黄菊,风声借白杨。 知君当此日,忆我在他乡。 拟欲来京口,重登君子堂。
熊象黻是清代诗人。 字补亭,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描绘边塞风光、抒发个人情感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和鲜明风格。熊象黻的诗作《舟中》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感慨。诗中“昔从北地穷沙漠,转入南湘下汉皋”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异乡生活的适应过程。熊象黻还创作了《秋日道中寄京口友人》,其中“一车千里外,马首又斜阳。秋色还黄菊
熊象黻是清代诗人。 字补亭,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描绘边塞风光、抒发个人情感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和鲜明风格。熊象黻的诗作《舟中》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感慨。诗中“昔从北地穷沙漠,转入南湘下汉皋”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异乡生活的适应过程。熊象黻还创作了《秋日道中寄京口友人》,其中“一车千里外,马首又斜阳。秋色还黄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