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
注释 - 室随亲客入,席许旧寮陪。:室内随着客人的到来而进入,宴会中也允许老朋友陪伴左右。 - 逸兴嵇将阮,交情陈与雷。:我有着超逸的兴致如同古代的嵇康和阮籍,我的友情像陈子昂和雷焕一样深厚。 - 洪炉思哲匠,大厦要群材。:宏伟的工程需要众多的工匠共同协作,正如伟大的思想也需要众多贤才共同完成。 - 他日登龙路,应知免曝鳃。:未来有朝一日登上仕途之路,应当知道如何避免成为他人嘲笑的对象。
这首诗是一首祭祀颂歌,赞美了惠昭太子庙中的神灵和仪式。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重轮始发祥,齿胄方兴学。 (“重轮”指古代车轮的形状,象征着吉祥和好运;“始发祥”表示开始出现吉祥的征兆;“齿胄”是指头盔,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冠冕或王冠;“方兴学”表示开始学习或成长。) 译文:吉祥如意的车轮开始出现,尊贵的王冠也开始佩戴起来。 2. 冥然升紫府,铿尔荐清乐。 (“冥然”形容非常安静
春池泛舟联句 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 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 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 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 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 晚景含澄澈,时芳得艳阳。 飞凫拂轻浪,绿柳暗回塘。 逸韵追安石,高居胜辟疆。 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 顾谓同来客,欢游不可忘。 注释: 1. 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新雨过后的凤池(即凤凰池、大明宫)显得特别漂亮。 2. 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
【注释】 汝:汝州,今河南临汝。左冯:指洛阳东面的一个县左冯翊(zhì)。联句:指同一首诗中的两句押韵相同或相近的诗句。 【译文】 不归去丹掖宫去,铜雀台、金谷园都成了废墟。 只喜欢在路过时经过我家,你一定要来祝贺我。 听说您曾写《登封赋》赞美安石,香炉峰上还有令公庙。 想攀登函关路,来游览缑岭的云。 你像貂蝉那样独步天下,像鸳鸯鹭鸶一样跟我在一起。 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镇守嵩山知道表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西池》。 译文: 在东阁聆听泉水落下的声音,能让人感受到野趣很多。 当泉水分散的时候还带着泡沫,当泉水淙淙流淌时就跳起波纹。 偏洗着磷磷的石头,还惊扰着翻涌的鹅群。 水色清明而没有一点尘埃,月光洁白与它相互辉映。 水珠像雪似地萦绕着松树和竹子,水珠像珍珠般溅落在菱角叶上。 当人们吟咏时声音会相合,触动树木摇动着枝柯。 照满菜圃的红色是因为药草的颜色
诗句解析: 1. 有意效承平,无功答圣明。 - 注释: “有意”表示有心,“效”意为效仿,“承平”指国家安定时期。整句意指虽有心效仿国家安定时期,但因未取得显著成就,无法回应圣上的恩宠。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既有对国家和平时期的向往,又有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 2. 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 - 注释: “灰心”表示失去信心,“忍事”即忍受艰难。 “霜鬓”指头发如霜般白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至日登乐游园 —— 到了这一天登上乐游园。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 阴气随着寒冷而改变,阳气应着时节而生发。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 祥云缭绕着皇宫,瑞气辉映着秦地。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 用木炭来检验时政的好坏,用书卷来记录一年的盈亏。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 日影移动到长日的尽头,云雾消散,远处的天空变得清澈。
【解析】 此诗为作者遇刘禹锡后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自己病中喜遇好友,心情舒畅;后四句写与朋友纵谈阔论,饮酒赋诗,自得其乐。全诗语言流畅,风格明快。 【答案】 译文: 久病之后兴致不高,年老体衰故友稀少。 笑语喧阗酒筵丰盛,杯盘交错如飞似流。 清谈宛若晶莹玉石,高论贯串珠玉般美。 身处高位却如布衣一样,虚怀若谷心无挂碍。 我如今已能狂放取乐,仍任逍遥不计较机巧。
【注释】: 似锦、如霞:形容花的艳丽。 连春接夏开:指花开不断,从春天一直开到夏天。 波红分影入:水面泛起的波纹将花瓣的影子映入水中。 风好带香来:微风吹过,花香随之而来。 得地依东阁:蔷薇生长得十分茂盛,好像得到了东阁楼的庇护。 当阶奉上台:蔷薇生长得十分茂盛,好像受到了台阶上的台子的庇护。 浅深皆有态,次第暗相催:花朵的颜色深浅不一,有层次感,并且依次开放,相互间有节奏地推进。 愁英落
【赏析】 此诗为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春,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作。 第一联:“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中和节是唐朝廷对功臣的褒奖节日,宪宗皇帝诏令赏赐大臣,以表彰他们的功绩。“阳和”、“庆赐”,都是用典。“尺”字在这里指尺量。“群公”即群臣。 第二联:“荷宠承佳节,倾心立大中。”“荷宠”,承蒙皇帝的恩宠;“佳节”,中和节。“倾心”,表示全心全意地为国为民;“大中”,指天下太平。 第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