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浚
【解析】 此诗为《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这首诗是作者在黄县至宁海州的路上所写,描写了途中的险阻。首句点明地点,次句点出险阻,三、四句写人马行于险途,五、六句写马受惊,七、八句写自己谨慎行走。末四句写山辎车缓慢进入,壁上有古苔。全诗用词简练,语言质朴,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绝壁两崖分,中通路一线。 人马鱼贯来,去来厄捘腕。 捘腕犹可避,马碍岂容旋。 出门戒欲速,崖口伫少间。
诗句释义与赏析 皇天夜雨金,万夫朝死斗。 注释: 皇天:指天空,暗示自然力量的强大。夜雨金:形容夜间的雨水如同金子般闪耀。万夫:指许多人。朝死斗:形容在恶劣的环境中努力战斗。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斗争,不畏艰难的决心。"皇天"和"夜雨金"都暗示了自然的威力,而"万夫朝死斗"则描绘了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牟平土不谷,民穷何述富。 注释: 牟平
【注释】 贝子木明经:贝子木,名明经。清代宗室,字德辉,号半行庵,乾隆年间进士。曾历任翰林院侍读、编修等职,著有《半行庵遗集》。刻成:指《半行庵遗集》刻版完成。生能草檄兼横槊:意思是说能够起草檄文(一种公文),又能挥笔作横槊(长柄的兵器)。檄文是用文字写在绸布上,表示向敌人发起战争号召的文告;横槊是拿着长矛横在马上战斗的样子。 无命皇天底赋才:意思是说没有天命来赋予他才能。 饱食太仓腾鼠子
【注释】 黄脽:今河南开封县。宁海州:今浙江温州市。 沙砾:沙土。崱崱(sāo sāo):高而直立貌,形容山势险峻。 青屴崱:青色的山峰。 雪压山气:指积雪覆盖在山上,使山色显得更加清冷、幽静。 缥碧:浅绿色。 倏忽成霞赩:忽然天空中出现五彩缤纷的彩霞,像烈火一样的绚丽多彩。 变幻不一时:变化和景色随时光的流逝而不同。 陆离兼五色:即“五色陆离”。陆离:交错错杂的样子;也指色彩错杂。 鸡栖日将夕
【注】 黄县:今山东黄县。 宁海州:今浙江宁波鄞县。东莱:即东莱郡,汉郡名,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潍坊市)。 汲水:打井取水。 楚楚:形容衣服整洁。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东莱守时,反映了作者在官途中所见到的山村田园景色以及当地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态。 首联“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点明自己从黄县出发,一路来到宁海州。 颔联“历历山中村”,“历历”二字用得很妙,把群山环抱中的一座村庄写活了
【注释】 黄县:地名,在今山东。宁海州:州名,治所在今浙江温州一带。汉时:汉代。始:开始。屟(zhuān)樏(tà):古代的一种车。隃岭:指山岭。妥帖:合适。我行:我的行程。阻:阻碍。无轿不得进:没有轿子就不能通行。有木真豫章:有木材制成的轿子。豫章:古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梯桄:轿子上用的横木和绳带。网似箕张:好像箕形的网一样。用驾驴背行:用驴子背着走。云宜山路长:说这样走是适合山路长的。山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写了他从黄县到宁海州道中所见的景象。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上山势似难,登顿从无失。(译文:山路崎岖,行走艰难,但每次都能顺利登顶。)注释:上山(指登山),势似难(形容山路崎岖),登顿(指登山时的动作),从无失(指每次都能顺利登顶)。 2. 下山势不留,往往多差跌。(译文:下山的路很陡峭,容易摔倒。)注释:下山(指下山),势不留(形容山路陡峭)
【赏析】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当时李白在东游途中,从黄县出发,经宁海州到越州(今浙江绍兴)。 “四更山月落,星光淡原野。”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夜已四更,月亮已经落下了,只有星星在原野上发亮。第二句写仆夫熟悉道路,于是驱着驴子上路。第三句写天色昏黑,望见前面树林;第四句写回头望火,知道路旁有村落。第五六句说行行都是深涧
【诗句】: - 四月九日重赴白堤汪氏馆斋是夜月不甚皎徘徊清梦轩池上凄然有作 - 兵残剩得旧楼台,楼下池边半绿苔。 - 几辈人如花骤落,今宵我与月偕来。 - 不堪怀旧刚闻笛,如此寻诗合举杯。 - 昨日陇头书恰至,殷勤犹讯劫余灰。 【译文】: - 在这四月九日夜晚,我又来到白堤汪家的书房,夜色并不明亮,我在清梦轩前徘徊,看到池上的景色让人心生凄凉。 -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这里只剩下一座旧楼台
自离黄脽来,行行渐沙砾。 不知身入山,山远青屴崱。 雪压山气沈,透空转缥碧。 斜阳来照之,倏忽成霞赩。 变幻不一时,陆离兼五色。 是日行未远,鸡栖日将夕。 疲投茅店宿,山月店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