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是译文,最后是赏析。 诗句和译文对照如下: ``` 感兴 问学无功行莫脩,过情声闻负朋游。 回头难返西飞景,逐日徒增老去忧。 ``` 译文: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也没有修行。我的名声过大,引起了朋友的不满。我回头看向西边,却难以回到过去的时光;每天忙碌地追逐太阳,却只能增加我的衰老之忧。 注释: ``` 感兴: 即感慨兴发之意
【注释】 衾:被子。裯:被褥。加厚:更加。愆和:指天公作美。慨彼牛衣:指牛衣对寒夜的困乏。牛衣,古代贫苦人家穿用的一种粗劣的布帛,用以御寒。若何:怎么样。信是:真是。万缘:万物。有命:由天命决定。达人:达官贵人。心事:心事烦恼。漫长歌:长歌当哭。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忧世伤时的诗篇。全诗通过描写雪夜难眠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 首句“衾裯加厚尚愆和”,诗人在冬夜独处时
这首诗的格式是律诗,共八句。每句话都是五言。 留吴营元氏:这是作者的自述,表明他因故留在吴营。 花封归轿正骎骎,驻节亭前日向沉:作者在描述自己离开家乡时的情景。“花封”指的是鲜花被用来装饰的轿子,“归轿”是指回家的轿子,“骎骎”形容轿子行驶的速度很快。“驻节”则是指停留或休息的意思,这里的“亭前”指的是一个亭台,“日向沉”则是说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莫怪有孤投辖意,一诗聊慰远迎心
【解析】 “乙酉元日”:即乙酉年元旦。乙酉,指天干之一,地支之丑也,古人以十二地支与五行相对应,丑为土,而乙木克丑土,所以这里用乙酉年来表示岁末;又因乙酉为金,故称“元日”。“银烛煌煌”:形容灯光明亮。“煌煌”,光亮貌。“寿域开”:寿域,指长寿的国土、世界,这里代指皇帝。寿域开,皇帝的生日,是天下太平的日子,因此说“寿域开”。 “衣冠济济”:衣冠,泛指衣着和仪表。济济,形容人很多的样子
【注释】 东窗:旧时指妻妾卧室。即事:就眼前事物而作诗。雪经旬:已下雪十天了。日将名教淑诸孙:每天看着子孙们接受着儒家的名教教育(淑)。疏狂:放旷豪爽。知非晚:知道还不晚。性命:生命。谁人可得闻:谁能理解呢?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村居闲适之时,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和感叹。首句写自己因积雪封门,不能外出,只好困守在家;二句则表明自己每日都在教导自己的儿子学习儒家经典
诗句释义 - 石桥小立感怀多:描述一个人在石桥上停留,沉思并感慨很多。 - 借问当年事若何:通过询问来了解过去的事情是怎样的。 - 不识天人相胜理:不理解天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道理。 - 朔风凄烈漫长歌:形容寒冷的北风凛冽,让人感觉凄凉,并伴随漫长的歌声。 译文 石桥上我独自站立深感万千,询问往事如何变化。 不懂天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道理,北风凛冽让人感到凄凉。 注释 - 石桥
【注释】 宿:过夜。北泽庙:在今河南新郑县,为春秋时楚灵王所建,后历代多有修葺。此庙是楚灵王与蔡女蔡姬幽会的地方。歇雨暂栖迟:歇雨,停雨,暂时停留。适楚时:指适逢楚地气候适宜。此日重经来问宿:这天又来到庙中住宿。双峰对罢夜谈诗:两山峰之间,夜晚谈话。双峰,指庙前的两座山石,形似双峰耸立。 这首诗的译文是:当年曾在这里歇息过雨,现在千里之外,也来此借书读。今日重游此地,来此问宿;夜谈时,双峰对峙
注释:陈傅二广文和我都携带着美酒登上仙游山,这是一个难得的盛会,真是令人快慰。晴明的天气,我们一同登上高台欣赏美景。在玉壶中细细品尝着美酒,我挥笔题诗一首。绿水青山,我们悠然自得地返回去来。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以登仙游山为由,邀请友人一同赏景,共饮美酒,吟诗作乐。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于人生真谛的感悟
注释: 宿白沙寺:住在白沙寺。 壁上重歌昨日诗:在墙壁上唱起昨天的诗词。 古桥送客立多时:在古桥上送别客人站了很久。 天低又恐云生雨,半夜疏星惬素期:天空低沉,又担心云层会聚集成雨,半夜时分,稀疏的星星也符合我素雅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夜晚宿在白沙寺时所写。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寺庙里吟咏诗歌的情景,表达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心情。 第一句“壁上重歌昨日诗”,描绘了诗人在寺庙内吟咏诗词的情景
宿陈凤鸣氏 会心境界无非乐,得意轩窗即是家。 霜树模糊连碧落,云山隐约隔红霞。 注释:在陈凤鸣家的轩窗里,心境与境界达到了和谐统一,那是一种无比的快乐。霜树的轮廓在朦胧中显得模糊不清,仿佛连到了天边;而远处的云山则在隐约之间被红色的晚霞所隔断。 赏析:这是一首描述诗人在陈凤鸣家住宿时的心情和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会心境界”和“得意轩窗”的描述,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安宁。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