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注释:紫陌山脚下,是朱征士的居所。白发近来已经垂满了肩膀。清晨拄着拐杖出门去,为求长寿寻找昌阳木。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年迈的朱征士的形象。首句“紫陌山下朱徵士”交代了地点和人物身份;次句“白发近来垂满肩”描绘了朱征士的发鬓斑白,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受;第三句“清晨拄杖出门去”描绘了他清晨起身、拄杖出门的情景,展现了他生活的艰辛
毗陵道中二首 其一 四境荒凉半是营,百年憔悴几麾兵。 独骑瘦马长吟者,落日萧萧过吕城。 注释与赏析: - 四境荒凉:描述周围环境荒凉,可能是战争或长期战争导致的景象。 - 半是营:表明有部分地方可能曾经是营帐、营地等军事设施所在之地。 - 百年憔悴:暗示了长时间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身心疲惫和憔悴。 - 几麾兵:表示兵力的减少,可能因为战事频繁,士兵被大量征召,而留下的不多。 - 独骑瘦马
闻歌: 我独自来到江边,看到碧绿的草色,心中不禁生出感慨。我的头发已经增添了许多,而岁月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荏苒和人生易老的感慨。 第一句"江上草色碧纤纤"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上景色,碧绿的草色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碧"字用来形容草的颜色,突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第二句"我独近来华发添"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头发的变化感到惊讶和无奈
《毗陵道中二首·其二》赏析 “冻合官桥雪作沙,落残枫叶见梅花。”在汪广洋的《毗陵道中二首·其二》中,这一句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里毗陵(今江苏常州)道中的景象。 “冻合”形容天气寒冷,使得官桥上的积雪与沙石融为一体。这里的“沙”,可能指的是被冻结的河水或泥土。诗中的“短篱破宅临流水”,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篱笆破旧,房屋残破,似乎透露出这里曾经历过战乱或是贫困
英英白云多在山,愧我几曾如此闲。 赣江东下数千里,祇许拿舟十日还。 【注释】 1. 英英白云:形容云朵洁白美丽。 2. 惭愧:自谦之意,表示自己没有做到最好。 3. 几曾:很少或者从未。 4. 拿舟:划船。 5. 赣江:中国江西省的一条重要河流。 6. 徒然:白白地,无谓地。 【赏析】 此诗是李白对成都及其周边美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首句“英英白云多在山”
注释: 江上四月的雨水绵绵不断,连日的北风多么狂暴。 我买了活鱼来煮晚饭,皖城对岸停着归家的船只。 赏析: 《江上十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描写了四月江南水乡天气变化无常的特点,以及作者在船上生活的情形。全诗情感细腻,笔调流畅,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首句“江上四月雨绵绵”,点明时节为四月,江上的雨连绵不断,给人以阴雨绵绵的印象。这里的“江上”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注释】 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因周武王时有匡山,秦始皇时有南岳,汉武帝时封衡山为南岳,故称“庐山”。万八千丈高:形容山峰极高。江水:指长江。波涛:波浪。看山饮水:欣赏自然景色。何用长竿钓巨鳌:何必用长长的竹竿去钓巨大的巨鳌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游庐山的诗。庐山雄奇秀丽,云雾缭绕,瀑布飞泻,溪涧蜿蜒,古迹众多,风光旖旎,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向往。诗人在庐山游览,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不禁发出赞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1) “蛾眉今日为君开”一句是说:今日的你像蛾眉一样为我张开了。蛾眉:女子细长如蛾的眉毛。这里借指美人。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女子为诗人打开扇扉的情景。 (2) “一色青天绝点埃”一句的意思是:一片晴朗的天空中没有一点灰尘。这一句写晴空万里,无一丝云彩,极言其天气之好。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江南所作,诗人借对江南的描绘和感慨,抒发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江上十首”是作者自题的诗作,“其九”即其中的第九篇。这首诗的大意是:当年我曾奉命解下武器,离开战场,如今又过了两年,又来到这双江了。仰望蓬莱山,云雾在眼前。我心长系着那片帆影。 注释:“将命”“解戈鋋”“一客”“双江”都是关键词句。“将命”指代出征;“解戈鋋”意为解去兵器;“一客”意为一个旅客
【注释】 江上十首:指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前四首。 内班清切侍金銮:指诗人被授官为集贤院学士,供奉于皇宫之内。 深愧无能负好官: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辜负了这一份好职位。 万里长风开霁色 举头红日是长安:万里之遥的长风吹散了云雾,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抬头望去,只见一轮红日高照大地。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此时安史之乱已爆发,杜甫因谏疏触怒朝廷,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