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醉中往往赋巢云,颠倒林宗折角巾, 却喜老怀多放逸,敢将奇语动时人。 歙中右族老云孙,半百年来住鹿门, 三日山城好风雪,可能来访浣花村。 注释: 1. 醉中往往赋巢云:在醉酒之中常常创作关于巢云的诗作。巢云,指云雾缠绕的景象,寓意深远。 2. 颠倒林宗折角巾:形容自己饮酒至狂,如同林宗(指诸葛亮)折角巾一样不羁。 3. 却喜老怀多放逸:很高兴自己的胸怀如此开阔,不拘小节。 4. 敢将奇语动时人
过茶园三首 其三 新逢逆旅酒家仙,濯足常挥子母钱。 袖得元龙诗句在,数行行草似张颠。 注释:在新结识的旅店里遇到了一个道士,他经常用笔蘸水来洗脚,并且挥洒自如。我在他的袖子中看到了元稹的诗句,他的书法就像张旭的草书一样飘逸。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茶园时偶遇一位卖酒的道士,并得到他的赠诗。诗人对这位道士十分欣赏,称赞他的书法如同张旭、怀素一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向往
【注释】: 山城:指山中之城,即今四川省雅安市。驻马:停马休息。四十日:四十天。斗酒:一斗酒。飞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龙居:指龙州,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鸣凤:指凤凰山,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讵:岂。求:请求。一闻:一听。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山城中与友人鲁志敏饮酒作乐时所作。前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滞留了四十天,每天都豪饮如飞将军李广。后两句写听说龙州近处有凤凰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字蝇头枉费辞,只将田赋较公私。秋风江馆闻鸡起,不是青绫夜直时”,注意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还要把握关键词,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第一句“小字蝇头枉费辞”的意思是:写诗用尽心思,费尽心机,却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字句。这里“小字”指的是自己的诗;“蝇头”指蝇头小楷;“枉费辞”意思是白白地费了心思
新闻湖上春水生,可惯兰州载酒行。 偶遇乡人论旧事,小窗晴日坐闻莺。 【注释】: 新闻:新近的消息。 唐德昭:诗人的朋友名,字德昭。 偶遇:偶然遇到。 【赏析】: 首句“新闻湖上春水生”,写景生动。春水荡漾,生机勃勃,是春天的典型特征。“新闻”二字用得巧妙,不仅写出了春水荡漾的情景,也暗含着春水将至的意味,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句“可惯兰州载酒行”,写自己的习惯。兰州,指代自己生活的城市或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的意象、手法等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首联:春风送暖,花开满园,诗人在湖上酒家饮酒作乐时,忽然想到自己已经离开此地十年了。春风吹花落客愁,这一句以景起兴,点明题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然而诗人却无心欣赏这美好的春光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四句写景,后三句抒情。首句点明时令、地点,次句用“锦模糊”形容桃花潭上春水荡漾的景色;三句写自己愧对亲人在淮土而不得洒酒祭祀之苦,是诗人自述身世和遭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尾句以“五年”为线索,写出了自己在淮土的五年生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人民遭受战乱的痛苦。 【答案】 译文:桃花潭上春天的江水波光粼粼,如同锦绣一般模糊不清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版籍披寻百两馀,职方诸史进徐徐。 译文:翻阅着大量的版籍,发现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各地的史书记事也逐渐增多。 注释:版籍:古代的书籍。披寻:查阅、研究。百两:形容数量众多。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方言》、《法言》等著作著称。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资料整理工作的艰辛和繁重。 2. 不眠终夜坐风雨,争似扬雄校鲁鱼。 译文:整夜坐在风雨中
解析 第一句:秋思 - 注释:“黄牛洲前”指的是地理位置,“黄叶飘”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即树叶变黄并飘落。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边风景画面。 - 译文:在黄牛洲前,黄叶飘零。 第二句:棹人歌断浦云遥 - 注释:“棹人”指划船的人,“歌断浦云遥”形容划船的人歌声断绝在遥远的地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 译文:划船的人歌唱声断绝在遥远的浦云之中。 第三句:柳枝络马闲居士 - 注释
诗句释义: 隐君缚屋万山幽,一日不见如三秋。 译文: 隐士的居所被群山环绕,一天不见就感觉像过了三个季度。 注释: 隐君:指隐居的诗人,他居住在万山之中。 缚屋:用篱笆或围墙将住所围起来。 万山幽:万山环抱,给人一种深邃幽静的感觉。 一日不见如三秋: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不见到就会感觉像过了三个季度一样漫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隐士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于时间的感知。"隐君缚屋万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