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逢逆旅酒家仙,濯足常挥子母钱。
袖得元龙诗句在,数行行草似张颠。
过茶园三首 其三
新逢逆旅酒家仙,濯足常挥子母钱。
袖得元龙诗句在,数行行草似张颠。
注释:在新结识的旅店里遇到了一个道士,他经常用笔蘸水来洗脚,并且挥洒自如。我在他的袖子中看到了元稹的诗句,他的书法就像张旭的草书一样飘逸。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茶园时偶遇一位卖酒的道士,并得到他的赠诗。诗人对这位道士十分欣赏,称赞他的书法如同张旭、怀素一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向往。
新逢逆旅酒家仙,濯足常挥子母钱。
袖得元龙诗句在,数行行草似张颠。
过茶园三首 其三
新逢逆旅酒家仙,濯足常挥子母钱。
袖得元龙诗句在,数行行草似张颠。
注释:在新结识的旅店里遇到了一个道士,他经常用笔蘸水来洗脚,并且挥洒自如。我在他的袖子中看到了元稹的诗句,他的书法就像张旭的草书一样飘逸。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茶园时偶遇一位卖酒的道士,并得到他的赠诗。诗人对这位道士十分欣赏,称赞他的书法如同张旭、怀素一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向往。
登徐孺子亭 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偶来逢暇日,况复及清秋。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 几时闲历览,乘月放扁舟。 译文: 无法遇到真正的高人,幸好这里有个亭子让我驻足。偶尔来这里放松身心,更何况是在这个清秋时节。 湖水从门口流淌,松树和云雾仿佛就在身边。什么时候才能悠闲地游历一番,乘着月光荡起一叶扁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古代的文人在亭中游览、感受自然之美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联:“粉署春已晚,黄鹂时复鸣。” 翻译: 在这春天的暮色中,我听闻了西掖的莺声。 这里的“粉署”可能是指官府或文职办公的地方,而“黄鹂时复鸣”则描绘了春天里黄鹂鸟不时地发出清脆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已晚”与“黄鹂时复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欣赏。 颔联:“落花荡轻吹,繁木翳新晴。” 翻译: 花瓣飘落时被微风吹拂
小孤山 海门第一关,苍翠五云间。 阴雨蛟龙出,晴天鹳鹤还。 江声舂夜寂,草色带春殷。 欲往临危顶,因之望故山。 注释: - 海门第一关:指的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小孤山关。 - 苍翠五云间:形容小孤山的景色苍翠茂盛,仿佛在五座云层之间。 - 阴雨蛟龙出:描述在阴雨天气里,小孤山如同蛟龙般从云层中出现。 - 晴天鹳鹤还:描绘晴天时,小孤山像鹳和鹤一样飞回原处。 - 江声舂夜寂
【注释】 画省:御史台的办事房。 起行双树间:从两棵树之间起身。 唳:鸟鸣声。孤鹤:指鹤,这里泛指白鹤。 清响落空山:清亮的叫声在空旷的山间回响。 凉露:清凉的露水。徐徐:慢慢地。 秋云:秋天的云。故故:时时,常常。 幽览:静观。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贞元年(785)八月作,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四句写景,先写深夜值勤,再写早起步行
【注解】: 1. 帷幕公事简:指官府里的事情简单。帷幕,这里指官府的公文;公事,公务。 2. 斋居文墨闲:指在书房中,笔墨闲置着,没有事务缠身。斋,书房;文墨,指书籍、文章。闲,闲暇,无事可做。 3. 开帘坐白日:拉开窗帘,面对阳光(太阳是白色)。 4. 拄笏对青山:手里拿着拐杖,面对着青翠的山。笏,官员手执的手板。 5. 谬拙占微宦:错误地认为官职很小。谬拙,自认错误;微宦,小官,指微小的官职
【诗句注释】 1. 清风亭: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李白的故居。 2. 二月雨中尽:二月的雨水已经停歇。 3. 一尊亭下开:在清凉的亭子下面,酒意已消。 4. 青山望不极:青山远得看不到尽头。 5. 白云招可来:白云飘动,似乎可以随风而来。 6. 啼鸟合芳树:鸟儿在芬芳的树上鸣叫。 7. 落花委苍苔:花瓣落下堆积在青苔上。 8. 遥知旧游者:远远地知道有过去的朋友在这里游玩。 9. 歌咏凤凰台
秋日忆故园 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 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注释: 1. 素得故园趣:指久居故乡,熟悉那里的情趣和习俗。 2. 远如南涧阿:比喻家乡的景色像南方的山涧一样美丽。南涧阿是南方的山涧,这里用来象征家乡。 3. 众芳时既集:指秋天到来时,各种花卉都已经开放。 4. 啼鸟秋复多:指秋天里,鸟儿的叫声更加频繁。 5. 对竹不及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本诗共四句,内容上由树及人,由物到情,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结构上首联写景,颔联写意,颈联写人,尾联写情。 译文: 墙头两棵树,翠绿一片阴森森。 夕阳西下风浪起,满院都是秋意浓。 枝条垂落砌石边,叶子飘落在衣襟。 况且还有行人歌,听到也会心烦神。 赏析: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 1. 解析诗句: - 诗句:“晓经豫章城东” - 译文:清晨经过豫章城东 2. 诗句解析: - 字面意思:在晨曦初露之时,诗人经过了豫章城的东西方向,即东边。 -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豫章”是指今天的江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可能是在表达对故土的怀念或者对过去的回忆。 3. 诗句解析: - 字面意思:诗人感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多年
归耕叟 轩冕若为累,田园信可耕。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 过江逢雨歇,穿林闻鸟鸣。 得酒亦复醉,陶然终此生。 注释: - “轩冕若为累”:指的是官位和名利如同拖累一样,令人感到烦恼和压力。 - “田园信可耕”:意味着在田园之间耕作,享受自然的生活,是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理解,认为只有真正懂得宁静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豁达
陶令彭泽归,秋风何快哉。 与世既无营,返服宁不谐。 冁然一杯酒,时送寒山来。 至今柴桑地,远高严陵台。 矫矫凌大夫,清标冠时才。 半刺日翱翔,车马生红埃。 展图三叹息,欲往道疑乖。 应迹若浮云,丘壑在轩阶。 请以无累衷,契彼千载怀。 注释: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他曾担任过彭泽县令,后来选择归隐田园。 - 秋风何快哉:秋风多么令人愉悦啊! - 与世既无营
醉中往往赋巢云,颠倒林宗折角巾, 却喜老怀多放逸,敢将奇语动时人。 歙中右族老云孙,半百年来住鹿门, 三日山城好风雪,可能来访浣花村。 注释: 1. 醉中往往赋巢云:在醉酒之中常常创作关于巢云的诗作。巢云,指云雾缠绕的景象,寓意深远。 2. 颠倒林宗折角巾:形容自己饮酒至狂,如同林宗(指诸葛亮)折角巾一样不羁。 3. 却喜老怀多放逸:很高兴自己的胸怀如此开阔,不拘小节。 4. 敢将奇语动时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顾生的父亲、曾任太保的赵承旨所作的《双松图》题诗。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岁晏郁秀色,双虬挂晴空。 - “岁晏”意味着年老,这里用来形容冬天的景象;“郁秀色”描绘了松树在冬日里依然生机勃勃的美丽色彩。“双虬”指的是两条弯曲盘旋的松树,形象地描绘了松树枝干的形态。“挂晴空”则形容松树枝干高耸,仿佛悬挂在晴朗的天空中。 2. 下有李元礼,谡谡松间风。 -
【注释】 1.维:语助词。 2.稍:稍稍,慢慢地。 3.候:等待,等待潮水上涨。 4.鸣潮:指潮水涨起时发出的声音。 5.伺钥:打开大门钥匙。 6.遵:沿着。 7.晨鸡:早晨的公鸡。 8.号:啼叫。 9.天地白:指天空、大地都被晨光照亮。 10.太阳丽层霄:太阳明亮照耀着天幕。 11.痛彼泉下台:悲伤地想到死者已离开人世,永远不能相见。 12.永閟无生色:永远被关在地下,无法恢复生机。 13
过茶园三首 其二 打鼓发船滩上去,健儿群立候晴晖。明朝又是严陵道,无数青山尚客衣。 注释: - “打鼓发船滩上去”:描述船只在滩上被击鼓声唤醒的场景。 - “健儿群立候晴晖”:描绘壮士们站立等待晴天的景象。 - "明朝又是严陵道":预示着未来某个清晨,诗人将再次踏上严陵道。 - “无数青山尚客衣”:意味着青山依旧,而曾经穿行其间的客人已化为青山的一部分,成为自然的组成部分。 赏析:
寄许左史兼讯西亭王孙词客不寂寞,故人多辉光。 许侯自厌五马去,十年相齐复相梁。大梁夷门已非故,大梁游侠犹倾慕。共道青云公子交,还夸白雪相如赋。 注释: [1] 许左史:指许国士,字元进,明太仆寺少卿,有文名。 兼讯:询问。 王孙:贵族后代、贵族子弟。 [2^] 词客:诗人或文人。 不寂寞:并不感到孤独。 故人:老朋友。多辉光:更加辉煌。 [3] 许侯:此处指许国士。 自厌:自己厌恶。 五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