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云色蛮笺傲薛涛,斗南楼上海天高。 都将陆贾千年事,付与江淹五色毫。 注释:用云朵一样的纸张来表达自己的才情,就像唐代女诗人薛涛一样;在斗南楼中,可以俯瞰到海阔天空的景象。将像陆贾那样流传千年的事情,交给像我这样的江淹来创作诗歌。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汪广洋的作品,以“岭南杂录三十首”为题。诗人通过对岭南地区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将自己比作唐代的女诗人薛涛
在阅读这首诗词时,首先要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与意境。这首诗是汪广洋在岭南杂录三十首中的作品之一,其内容如下: 1. 诗词原文: 白云山上白云飞, 腾达年来与愿违。 鹤发慈亲应记忆, 岭南游子几时归。 2. 逐句释义: - 白云山上白云飞:描述了白云山的景象,白云缭绕在山顶,仿佛自由自在地飞翔。 - 腾达年来与愿违:表达了诗人多年来的愿望或抱负未能实现。 - 鹤发慈亲应记忆:提到了年迈的父亲
诗句原文: 花覆禅房刻漏迟,妙香浮动碧莲池。 月明风细菩提落,想是南能出定时。 注释与赏析: - 花覆禅房刻漏迟:“花覆”描绘了花朵覆盖在禅房之上的生动景象,“刻漏迟”则是对计时器停止工作的形容,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禅意的静谧。 - 妙香浮动碧莲池:这里的“妙香”指的是花香四溢,“浮”字表现了香气在空中轻轻飘动,“碧莲池”则是指清澈见底的池塘中盛开的莲花,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
【注释】 凉风:指和煦的秋风。海门:古称越州,今浙江绍兴,在长江中游北岸。蛮烟瘴雾:指岭南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环境。回望帝京:指诗人对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眷恋。越王台:指春秋时范蠡曾在此泛舟,后建亭以纪念范蠡的越王楼。 【赏析】 “凉风吹雨海门来,一洗蛮烟瘴雾开。”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云散雾消的江南水乡景色。诗人以秋风为线索,将江南水乡的山水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回望帝京家万里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二十六 罗浮山下葛洪家,遗履轩前尚种花。 邓岳早能参妙契,也从勾漏觅丹砂。 【注释】: 1.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2. 葛洪:东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炼丹术士,被誉为“中国道教的鼻祖”。 3. 遗履轩:可能是指一种供人休息或欣赏风景的地方。 4. 勾漏: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与寻找仙人和仙药有关。 5. 丹砂:古代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矿物
玉液池边夏木青,石屏台上晚风轻。 道人心静不知暑,默坐焚香待月明。 诗句释义 1. 玉液池边:描述了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池,可能是某个古建筑的水池,如宫殿、寺庙或园林中的水池。古代文献中常有对此类水体的描绘,玉液池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文化或历史意义。 2. 夏木青:夏天的树木郁郁葱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青色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但这里的“青”可能指夏天的翠绿色调,反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二十 海上安期去不来,石门花落又花开。 几时相约骑黄鹄,烂醉秋风玉镜台。 注释 1. 海上安期: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或修炼场所,在海上。 2. 去不来:形容神仙无法常驻人间。 3. 石门花落又花开:形容自然界的景色变化,花朵凋零后重新盛开。 4. 几时相约:何时能够再次相聚。 5. 骑黄鹄:骑着黄鹄飞向远方。 6. 烂醉秋风玉镜台:形容酒后心情舒畅,像玉镜台一般明亮透彻
【注释】 ①岭南杂录:指《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南方各地奇异故事的一类。 ②秦川:今陕西一带。 ③瘴烟:指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多瘴气。 ④凤凰台上客:唐明皇曾在此筑台观歌舞,故称凤凰台。后泛指歌舞妓。 ⑤别来五见月团圆:诗人在异乡漂泊已久,此时又逢中秋月圆之夜,不禁感慨万千。 【赏析】 本诗首句“啸弹长铗出秦川”,以战国时楚国歌者高渐离自比,表明自己有志于济世安民,报效君王
诗句:不输租税不忧贫,缚屋边崖浅洞人。 译文:我们不需要支付高额的税收,也不会因为贫穷而感到忧虑。我们可以住在靠近山崖边的简陋房屋里,过着简朴的生活。 关键词解释: - 不输:不输给 - 输:输掉,失去 - 租税:古代向国家缴纳的财物或粮食作为赋税和劳役的统称 - 忧贫:担心贫穷 - 缚:绑住、约束 - 屋边崖浅洞人:指简陋的房屋旁边小洞穴居住的人 赏析:
【注释】 海隅:南海边,泛指岭南地区。 风俗:风土习惯。 朱陈: 《诗经·齐风》篇名。 嫁娶:结婚。 只近邻:只与邻近的人结婚。 椰子、槟榔:两种热带水果。 供纳采:指男女双方的婚事。 祖孙头白:指老人。 相因:指夫妻关系和睦。 【赏析】 《岭南杂录三十首》是北宋诗人苏辙的作品。这是一首咏叹岭南风俗民情的诗。全诗描绘了岭南一带的婚姻风俗。 “海隅风俗似朱陈,嫁娶从来只近邻。”意思是说,在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