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注释】 岭南杂录三十首: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诗,共三十篇。岭南杂录:即《岭海诗》。 其四:是这组诗的第四篇。 石鼎微熏茉莉香:石鼎:陶瓷制品,用来盛放香料;微熏:轻轻熏蒸。茉莉:一种花名,又名木犀、白木香。 椰瓢满贮荔枝浆:椰子瓢:用椰壳制成的容器;荔枝浆:是用荔枝肉榨成的汁液。 木绵花落南风起:木绵(ruì):落叶灌木。南风:暖和的风。 五月交州海气凉:交州:古地名,今越南北部。
【注释】 曲江:唐代的长安城名,因在京城之南,故称曲江。 驻:停留。 行云:指飘荡不定的天空中的白云。 独倚楼:独自一人站在楼上,倚栏远望。 风雨满城榕叶暗:大雨滂沱,雨水淹没了城墙上茂盛的榕树,树叶变得暗淡无光。 似三秋:好像过了三个秋季那样漫长而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漫步的情景。首句写诗人在曲江门外的兰舟上驻足观赏;第二句写他目送天边飘过的白云,自己独自倚着高楼远望
以下是对《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十》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倔强冯陵距海垠,半为鱼鳖半为尘。: - 倔强冯陵:形容人坚定而顽强,不屈不挠。 - 距海垠:距离大海的边际,形容地理位置偏僻或与外界隔绝。 - 半为鱼鳖半为尘:一半被鱼类和鳖类占据,另一半却成为了尘埃。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地方既偏远又荒凉的景象。 2. 只今编户闻声教,遗类何由辨马人。: - 只今:现在。 - 声教:朝廷的教化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十四 澹白轻红斗剪裁,紫薇终不占先开。如今烂漫炎天里,剩有春风座上来。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汪广洋的《岭南杂录·澹白轻红斗剪裁》。此诗描绘了夏日里荔枝园的景象,展现了荔枝成熟时的美丽景象和生机勃勃的氛围。通过生动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艺术美感。 注释: - 澹白轻红:淡白色和浅红色的花朵。 - 斗剪裁
“谁跨鲸鲵斩断虹,海波飞立瘴云空。”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英勇人物的赞美之情。其中,“谁跨鲸鲵”指的是英勇之人如同跨过巨大的鲸鱼和水蛭一样,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斩断虹”则意味着他们能够斩断彩虹般的美丽景象,象征着他们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力量。 “阇婆真蜡船收澳,知是来朝起飓风。”注释:“阇婆真蜡船”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船只,而“收澳”则意味着将港口或海岸线收拾整齐
注释:春意盎然,亭子里凉风习习,酒杯里满是酒,过去的人留下的碑石依然高耸。 几棵树上的黄皮熟了,每天都有数百只莺鸟在鸣叫。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岭南景色的诗,通过描绘春日里酒满亭、莺啼树的景象,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生机勃勃和自然之美。其中“春意亭凉酒满杯,昔人遗刻尚崔嵬”两句,既写出了春天的宜人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遗留下来的遗迹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则通过对莺鸟的描写
注释:山溪里的猩猩喜欢喧闹,满身污垢却能文身,到处都有它们的家。试问年年的事情是什么,是那些旧的狩猎生涯。 赏析:岭南地区的猩猩喜欢喧闹,满身污垢却能文身,到处都有它们的家。诗中的“猩猩”指的是当地的野生动物猩猩,而“强弓劲弩旧生涯”则是诗人对当地猎人生活的描写。这些猎人在狩猎时会使用强弓和劲弩,这种生活已经延续了很多年。这首诗通过对当地野生动物和猎人生活的描绘
``` 谩把金钗品价高,荔枝端不让樱桃。 若教李白谙风味,甘分南州脱锦袍。 注释译文:我随意地把金钗的品味价值与荔枝相比较,但荔枝的味道绝对不输给樱桃。如果我像唐代大诗人李白那样能品尝出荔枝的独特风味,我宁愿放弃华丽的锦袍,也不愿意在南方忍受这种滋味。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赞美之情。首句“谩把”一词表现出了作者对荔枝独特口味的自信和自豪,认为它的味道绝不逊色于其他水果
【注释】 ①“鱼盐”:泛指渔、商。②“蛮蜑”(mán dàn):指岭南一带的少数民族,蜑即蜑家,是古代南方水上居民的称谓,后来泛指居住在海边或江河附近的居民。③卖刀买犊(dú):卖掉刀剑,买一头牛来耕田。④归耕:回家耕田。⑤官曹:官府。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岭南人的生活。在岭南地区,渔民、商人和山民等都是以渔业、商业和畜牧业为生;他们经常与当地官府发生冲突,因为官府常常派兵去捉拿他们
注释: 1. 岭南杂录:是南宋文学家范成大所著的《岭外代答》中的一篇。南海庙:指广州南海神庙。花草新:指南海神庙前的花草繁茂、生机勃勃。垂实雨频频:指荔枝挂果,果实累累,如同细雨纷纷落下。 2. 遐荒:这里泛指边远荒凉的地方。只爱求奇气:指人们只喜欢追求奇特的物品,如异种花卉、珍禽异兽等。两两来看种树人:指人们争相来观赏那些种树的人,形容他们非常好奇和关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