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亭凉酒满杯,昔人遗刻尚崔嵬。
亭前几树黄皮熟,日日莺啼数百回。
注释:春意盎然,亭子里凉风习习,酒杯里满是酒,过去的人留下的碑石依然高耸。
几棵树上的黄皮熟了,每天都有数百只莺鸟在鸣叫。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岭南景色的诗,通过描绘春日里酒满亭、莺啼树的景象,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生机勃勃和自然之美。其中“春意亭凉酒满杯,昔人遗刻尚崔嵬”两句,既写出了春天的宜人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遗留下来的遗迹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则通过对莺鸟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春意亭凉酒满杯,昔人遗刻尚崔嵬。
亭前几树黄皮熟,日日莺啼数百回。
注释:春意盎然,亭子里凉风习习,酒杯里满是酒,过去的人留下的碑石依然高耸。
几棵树上的黄皮熟了,每天都有数百只莺鸟在鸣叫。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岭南景色的诗,通过描绘春日里酒满亭、莺啼树的景象,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生机勃勃和自然之美。其中“春意亭凉酒满杯,昔人遗刻尚崔嵬”两句,既写出了春天的宜人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遗留下来的遗迹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则通过对莺鸟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登徐孺子亭 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偶来逢暇日,况复及清秋。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 几时闲历览,乘月放扁舟。 译文: 无法遇到真正的高人,幸好这里有个亭子让我驻足。偶尔来这里放松身心,更何况是在这个清秋时节。 湖水从门口流淌,松树和云雾仿佛就在身边。什么时候才能悠闲地游历一番,乘着月光荡起一叶扁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古代的文人在亭中游览、感受自然之美的场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联:“粉署春已晚,黄鹂时复鸣。” 翻译: 在这春天的暮色中,我听闻了西掖的莺声。 这里的“粉署”可能是指官府或文职办公的地方,而“黄鹂时复鸣”则描绘了春天里黄鹂鸟不时地发出清脆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已晚”与“黄鹂时复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欣赏。 颔联:“落花荡轻吹,繁木翳新晴。” 翻译: 花瓣飘落时被微风吹拂
小孤山 海门第一关,苍翠五云间。 阴雨蛟龙出,晴天鹳鹤还。 江声舂夜寂,草色带春殷。 欲往临危顶,因之望故山。 注释: - 海门第一关:指的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小孤山关。 - 苍翠五云间:形容小孤山的景色苍翠茂盛,仿佛在五座云层之间。 - 阴雨蛟龙出:描述在阴雨天气里,小孤山如同蛟龙般从云层中出现。 - 晴天鹳鹤还:描绘晴天时,小孤山像鹳和鹤一样飞回原处。 - 江声舂夜寂
【注释】 画省:御史台的办事房。 起行双树间:从两棵树之间起身。 唳:鸟鸣声。孤鹤:指鹤,这里泛指白鹤。 清响落空山:清亮的叫声在空旷的山间回响。 凉露:清凉的露水。徐徐:慢慢地。 秋云:秋天的云。故故:时时,常常。 幽览:静观。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贞元年(785)八月作,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四句写景,先写深夜值勤,再写早起步行
【注解】: 1. 帷幕公事简:指官府里的事情简单。帷幕,这里指官府的公文;公事,公务。 2. 斋居文墨闲:指在书房中,笔墨闲置着,没有事务缠身。斋,书房;文墨,指书籍、文章。闲,闲暇,无事可做。 3. 开帘坐白日:拉开窗帘,面对阳光(太阳是白色)。 4. 拄笏对青山:手里拿着拐杖,面对着青翠的山。笏,官员手执的手板。 5. 谬拙占微宦:错误地认为官职很小。谬拙,自认错误;微宦,小官,指微小的官职
【诗句注释】 1. 清风亭: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李白的故居。 2. 二月雨中尽:二月的雨水已经停歇。 3. 一尊亭下开:在清凉的亭子下面,酒意已消。 4. 青山望不极:青山远得看不到尽头。 5. 白云招可来:白云飘动,似乎可以随风而来。 6. 啼鸟合芳树:鸟儿在芬芳的树上鸣叫。 7. 落花委苍苔:花瓣落下堆积在青苔上。 8. 遥知旧游者:远远地知道有过去的朋友在这里游玩。 9. 歌咏凤凰台
秋日忆故园 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 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注释: 1. 素得故园趣:指久居故乡,熟悉那里的情趣和习俗。 2. 远如南涧阿:比喻家乡的景色像南方的山涧一样美丽。南涧阿是南方的山涧,这里用来象征家乡。 3. 众芳时既集:指秋天到来时,各种花卉都已经开放。 4. 啼鸟秋复多:指秋天里,鸟儿的叫声更加频繁。 5. 对竹不及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本诗共四句,内容上由树及人,由物到情,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结构上首联写景,颔联写意,颈联写人,尾联写情。 译文: 墙头两棵树,翠绿一片阴森森。 夕阳西下风浪起,满院都是秋意浓。 枝条垂落砌石边,叶子飘落在衣襟。 况且还有行人歌,听到也会心烦神。 赏析: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 1. 解析诗句: - 诗句:“晓经豫章城东” - 译文:清晨经过豫章城东 2. 诗句解析: - 字面意思:在晨曦初露之时,诗人经过了豫章城的东西方向,即东边。 -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豫章”是指今天的江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可能是在表达对故土的怀念或者对过去的回忆。 3. 诗句解析: - 字面意思:诗人感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多年
归耕叟 轩冕若为累,田园信可耕。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 过江逢雨歇,穿林闻鸟鸣。 得酒亦复醉,陶然终此生。 注释: - “轩冕若为累”:指的是官位和名利如同拖累一样,令人感到烦恼和压力。 - “田园信可耕”:意味着在田园之间耕作,享受自然的生活,是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 “宁知静者意,不类旷达情”: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理解,认为只有真正懂得宁静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豁达
徐荆州路过我家,不肯喝酒而留连。金吾许夕拜,我走笔戏之。 自从掷鱼双行后,难以将五马留住。祇应金吾许宅,一榻为南州。 注释: 1. 自掷双鱼:指徐荆州在饮酒中投下两条小鱼,以此表示自己对酒的喜爱。 2. 难将五马留:指徐荆州不肯饮酒,留下不走。 3. 祗应金许宅:指徐荆州住在金吾许家的宅第里。 4. 一榻为南州:指徐荆州住在南州的家中
吉贝衣单木屐轻,晚凉门外踏新晴。 相逢故旧无多语,解说边垆骨董羹。 诗句释义及翻译 第一句: - “吉贝衣单木屐轻”:描述穿着轻便的吉贝衣和木制拖鞋,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 “晚凉门外踏新晴”:描绘在凉爽的晚上,走出家门,踏在晴朗的天气下。 第二句: - “相逢故旧无多语”:指与老朋友相遇时,没有太多寒暄或废话。 - “解说边垆骨董羹”:可能指的是向朋友解释某种料理(如骨董羹)
诗句如下: 空庭啮枯荄,悠然亦相乐。 放尔长林中,应思向来错。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双鹿在庭院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诗句中的“空庭”象征着一个无人干扰的静谧空间,而“啮枯荄”则生动地描述了双鹿以草根为食的简单生活方式。诗中的“悠然亦相乐”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和谐愉悦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欣赏和向往。 赏析 王世贞通过这首《双鹿》诗
夏日抱疴十二绝句其二 传闻三峡下,白雪卷青天。 借得东邻水,潺湲亦可怜。 诗句逐句释义与译文 - “传闻三峡下”:这一句通过“传闻”一词表达了一种传说的色彩,暗示了某种不寻常或者神秘的来源。同时,提到“三峡”,通常指的是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一地理背景增添了诗句的神秘色彩。 - “白雪卷青天”:这里的“白雪”可能指的是冬天降下的大雪,而“卷青天”则形容雪势之大,足以遮盖天空
【注释】 岭南杂录三十首: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诗,共三十篇。岭南杂录:即《岭海诗》。 其四:是这组诗的第四篇。 石鼎微熏茉莉香:石鼎:陶瓷制品,用来盛放香料;微熏:轻轻熏蒸。茉莉:一种花名,又名木犀、白木香。 椰瓢满贮荔枝浆:椰子瓢:用椰壳制成的容器;荔枝浆:是用荔枝肉榨成的汁液。 木绵花落南风起:木绵(ruì):落叶灌木。南风:暖和的风。 五月交州海气凉:交州:古地名,今越南北部。
【注释】 ①庐:房屋。 ②祗应:应当。 ③乌:乌鸦,这里指柏树。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在吊张处士之后不赴约而去,写了这首诗。“念汝庐居地”,意思是说,我思念你的家在庐居地。“藤萝使径迷”是说,藤萝遮住了小路,使去路迷失了。“祇应今夜柏,重见夜乌啼”,意思是说,只应当今夜有柏树,才能看见乌鸦啼叫。诗人在写这些诗句时,心情是十分惆怅的,因为张处士已经去世了,而自己却迟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