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这首诗的译文是: 闻道沙溪酒,春来如蜜香。买将千百斛,取醉到东阳。 注释: ①闻道:听说。②沙溪酒:一种美酒的名称。③蜜香:像蜂蜜一样香甜的味道。④千百斛:形容数量很多。⑤取醉:指喝酒后醉倒。⑥东阳:地名,这里指一个美丽的风景名胜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沙溪酒的美味和春天的美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表达的情感及写作手法。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读懂诗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并能够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本题要求赏析“画虎”,首先应了解全诗的内容,再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一句“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的意思是说老虎威武雄壮,是百兽之尊,没有人敢于冒犯它的威严。“罔”通“无”,没有,不敢。第二句“惟有父子情
【注解】 滩行:水边小道。五首:这里指五首诗,是作者自创的一组诗的题目。 花底:花丛之中,即船底下。 驻鸣鞭:停下马鞭不走了。 晓行:黎明时出发。 上流:上游。 风较稳:水势平稳。 百丈:一百尺。这里是夸张的说法。 牵: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水边的景色和行旅生活的诗。 第一句“花底驻鸣鞭”,是说诗人从船上下来,停着马鞭在花丛中休息。第二句“晓行滩上船”,是说诗人清晨就出发了
诗句释义 1 与君同里扬州棹:在扬州与你一同乘船。这里的“棹”指的是船桨,用来划船的工具。 2. 卧看长天入翠微:躺在床上看着天空逐渐被绿色山脉所包围。翠微是形容山色青翠,如同翡翠般美丽。 3. 何事杜陵伤远别:为什么杜陵(指杜甫)会因离别而伤感?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痛。 4. 不如范蠡赋东归:范蠡是一位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曾辅佐越王勾践兴国灭吴
浦口潮来稳系船 汀花如雪草如烟。几家茅屋临江水,一路松风响杜鹃。帘卷轻寒中酒日,香焚新霁熟梅天。少陵心事谁人识,头白相知有郑虔。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的作品《过胥江寄郑久诚参政》。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景图。浦口的江面上,潮水平稳地拍打着船只,岸边的汀花如同雪花般洁白,而江边的草木则如同烟雾般朦胧。几只茅草屋沿江而建,与江水相伴。一路上松风阵阵,杜鹃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西下时
赣上 雨江流出万山溪,云雾蒸蒸动鼓鼙。 沙暖回回鸿雁到,草青偏有鹧鸪啼。 霜余榕叶凋何晚,雪里梅花绽已齐。 物候固殊声教远,会询蛮獠及雕题。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以“赣上”为题,描绘了江西赣南一带的壮丽山水和丰富物产。诗人从自然景观和动植物两个角度入手,展现了赣南的秀美风光和独特韵味。 - 注释: 第一句:“雨江流出万山溪”,描述了雨后江水流出山谷的景象。 第二句:“云雾蒸蒸动鼓鼙”
【注释】 露白:指天刚亮。团:聚集。蛩:蟋蟀,一种昆虫。边堠(hòu):边境瞭望烽火台。双旆(kuài):古代帝王的旌旗,上画两只鸟,故称。骢(cōng):青白色的马。 【赏析】 这首五律,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以“怀人”为线索贯串始终,首联写秋夜之景,颔、颈联写秋夜怀人之思,末联写秋夜归人之情。此诗意在言怀,而情寄于景,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含蓄隽永。 首联“露白团秋草,天凉悲晚蛩”
【注释】 过:经过。吴城:指古吴郡,即今苏州一带。溯流:逆流而上。双橹健:双橹船划桨强劲有力。摇月下西江:月光映照在长江上。 【赏析】 这是一首记行诗。诗人夜宿吴城山,凭窗望远,看到月光如水,照彻了大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夜”、“不眠”等字点明时间地点,又以“溯、双橹、摇”等动词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了那轻捷的船只,听到江中桨声,闻到花香,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了解全篇,把握其主旨,然后抓住关键句来分析其思想情感、艺术手法以及手法的运用等。这首诗写诗人夜坐时的情景。首联“露坐”点明时间,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愁极”表明心境是极度苦闷的。“坐深知露凉”,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第二联“遣时聊命酒,爱月屡移床”,写诗人遣兴排遣苦闷,借饮酒赏月来排遣苦闷,然而诗人的心情仍然无法排遣
诗句输出:官柳阴阴锁汴桥,暖催晴绿上兰桡。 译文输出:官家种的柳树茂密地生长在汴河桥旁,春天温暖时柳叶嫩绿,随风飘动。 注释输出:此句描绘了汴河桥边春日的景象,官柳茂盛,绿意盎然。 赏析输出:这首诗通过描绘汴河桥边的自然景色和春天的气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