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西王母哀十首》是明朝诗人李江的作品。下面将一一解读每一首诗的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1. 瑶池月落暗西天,风满西天泪满前:描绘了西王母宫殿中的月夜景象,月光下的瑶池显得幽静而美丽,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风吹过,带走了人们的泪水,增添了一丝忧伤的氛围。 2. 王母楼前花失影,麻姑洞远夜如年:王母楼前的花朵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麻姑洞在远方显得更加幽静,整个夜晚似乎被拉长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村头播谷唤声频,催起山中三月春。 - “村头播谷”指的是农民在田间播种谷物,这是农耕生活的基本场景。"唤声频"则表达了农民们忙碌而有序的劳作状态。"催起山中三月春"描绘了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2. 半亩何时辛苦了,荒田岂为责征宽。 - 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诗句释义】 霁月:晴朗的月。霁月,指月光如洗的晴夜。 风:此处指春风。 霁月风别一天:意思是月光如水,春风拂面,分别了一天。 春融和意满晴川:意思是春天融化了大地的一切,使万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梦中端拜程夫子:意思是在梦中恭敬地向程夫子(即程颐)行拜礼。 识破繁华觉晚年:意思是在繁华的世界中看清了本质,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译文】 月光如洗的晴朗之夜,春风拂面,我们分别了一天
吊堂兄丧 【注释】乔木:高大的树木。颠抛:指突然离去。门户,家宅。阿谁:何人,何物。买田:购买田地。春长在;春天总是如此美好。打睡窗前月自移:窗外月光随人意移动。黄卷:指书籍。三十弟:指自己年长时的弟弟。彩衣:指节日或喜庆时穿的衣服。五旬儿:指自己的儿子。云过:云过丽水,形容云彩飘过丽水山间的景象。酸风:形容悲伤的气氛。鸿雁一声:比喻亲人的音信,也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天地悲
诗句解析 1. “万虑天然夜气清”:表示在深夜,所有的忧虑都已消失,只剩下自然的宁静。 2. “虚窗人静梦初醒”:描绘了一个人在静谧的夜晚中,从睡梦中醒来的场景。 3. “三更曙色上梁栋”:描述了黎明前的黑暗中,第一缕曙光照耀在屋梁和栋梁上。 4. “一点珠光夺日星”:形容星星的光芒被微弱的灯光所掩盖,突显出灯光的明亮。 5. “乍骇枕衾连北斗”:突然感到枕头、床单好像连着北斗七星(指北方)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赏析。“渔”是诗眼,是全篇的主旨句。首联“一个蓑衣一个裘”,“一孤舟”写出了渔民的艰苦生活;颔联中“沙深水浅傍岩宿”,表现了他们的生活艰辛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颈联“数罟任从天外撒,连鳌还是手中谋”描绘了一个渔夫的聪明才智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歌颂之情。尾联“瀛洲若问家何在,闲傲烟霞笑五侯”表达了他归隐山野的愿望。 【答案】 渔翁
诗句解释与译文: - 一别千秋路两分,令人伉俪重层云。 - “一别”指西王母的离别,“千秋”表示时间长远,“路两分”可能意味着道路或命运的两重分隔。这里的“伉俪”指的是夫妻,而“重层云”则形容西王母与天界的关系,如同云雾中的层次。 - 身名虽死犹非死,形迹无文自有文。 - 尽管人的生命终结了,但精神和影响力仍然存在,就像名字和身份一样可以超越生命本身。这里强调的是精神和文化的影响力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李郢,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见长。 诗句解释: 1. 游薛公岩 2. 学得逍遥半日闲,层岩万仞我来扳:我在薛公岩中学习了如何找到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攀登高耸入云的山岩。 3. 寻诗自有眼前句,着足更无头顶山:在薛公岩中,我可以随意寻找灵感,创造出优美的诗句;而当我脚踏实地的时候,山峰仿佛消失在我的脚下。 4. 阆苑移来天外处,蓬莱飞入洞中间:薛公岩如同一个仙境
题观音阁 踏上观音阁上来,一声长啸鬼神哀。 花花笑我遨游客,朵朵迎人满树开。 野鸟不须闲弄舌,山灵犹畏俊英才。 于今一望无穷处,眼底长江水半杯。 注释: 踏:行走。 观音阁: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内的一座古建筑,是观赏长江美景的绝佳之处。 长啸鬼神哀:形容声音洪亮激昂,仿佛能穿透鬼神的界限。 桃花笑我遨游客:桃花盛开,犹如在嘲笑我这个游历的游客。 野鸟不须闲弄舌,山灵犹畏俊英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满眼柔香嫩绿时,东风和雨柳丝丝”:春天里,满眼看到的是柔香的嫩绿色的柳树,春风吹着,细雨飘洒,柳丝飘飘;“一梭便是经纶术,半舌还应律吕奇”:一只小鸟就像一把织布机上飞快转动的梭子,又像一句美妙的诗,它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律吕一样奇妙。诗人以“经纶”比喻鸟,以“律吕”比喻鸟鸣,形象生动;“振翅出于幽谷处,着身飞上打头枝”:振翅高飞于幽深的山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