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播谷唤声频,催起山中三月春。
半亩何时辛苦了,荒田岂为责征宽。
耒驱莘野云初起,龙卧南阳脚未伸。
千里长安人走马,山花笑杀垄头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 村头播谷唤声频,催起山中三月春。
- “村头播谷”指的是农民在田间播种谷物,这是农耕生活的基本场景。”唤声频”则表达了农民们忙碌而有序的劳作状态。”催起山中三月春”描绘了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 半亩何时辛苦了,荒田岂为责征宽。
- 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农民们辛勤耕作的田地何时会变得“辛苦”呢?显然,这里的“辛苦”指的是劳累、辛苦。“荒田岂为责征宽”则是说,即使土地荒芜,也不会因为征税而变得轻松。这里的“责征”指的是税收或负担。
- 耒驱莘野云初起,龙卧南阳脚未伸。
- “耒驱莘野”指的是使用犁等农具在田野上耕作。“莘野”是古代地名,这里用来指代广阔的农田。“云初起”比喻春天来临,农田开始苏醒。”龙卧南阳脚未伸”则是说,像一条龙一样沉睡在南阳的土地上,暗示着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状态。
- 千里长安人走马,山花笑杀垄头人。
- “长安”在古代指的是今天的西安,这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人走马”形容繁忙的场景,可能是指商人或者行人在城市中往来。”山花笑杀垄头人”则是说,山上的鲜花盛开,仿佛在嘲笑那些在田垄上辛勤耕作的农民。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生活。从“村头播谷唤声频”到“山花笑杀垄头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传达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赞美。同时,诗中的疑问“半亩何时辛苦了,荒田岂为责征宽”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