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诗句一:“万虑纷纷了不干,生涯哨指白云端。” 译文一:所有的忧虑都已经消散,我的人生就像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一样。 赏析一: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纷扰世事,最终找到内心安宁的情境,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一次解脱和升华。通过“万虑纷纷了不干”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烦恼的释然,而“生涯哨指白云端”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高远自在的意境。 诗句二:昆仑已远樵无及,泰岳虽高采难。 译文二:虽然昆仑山遥不可及
春来自怕客衣寒,砧杵封书手未闲。 身达黄金人万里,长安常望寄家山。 注释:春天到来,我担心客人的衣服会因为气候寒冷而感到不适,所以用槌子敲着捣衣的杵来捣衣服,写信告诉家人。我已经到了京城,但是身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常常望着远方的家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自叙其在外为官时的生活感受。诗中通过“怕客衣寒”与“手未闲”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春天里,因担忧远游他乡之人的衣被之寒而敲打杵声的情景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 十二栏前弄岁光,玉妃半醉月回廊。 注释:在栏杆前玩弄着岁月的光影,玉妃(即嫦娥)半醉半醒,在月亮下的长廊中徘徊。 - 不知香雾空蒙处,多少红妆间淡妆。 注释:不知道在香气缭绕、朦胧模糊的地方有谁,有多少女子是浓妆艳抹,又有多少女子是淡妆素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首句“十二栏前弄岁光”,描绘了春天的阳光透过栏杆照在地上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答案。此诗为作者在春天所作,诗人以春日之景来抒发自己对人生和岁月的感慨。首句“重光新影照阶除”,“重光”指重阳节,“新影"指初生的嫩芽;次句“万物今朝困始苏”,是说春天来了,一切都复苏了。第三句“春事又与人事好”,“春事”指春天的事情,“人事”指人的事务。末句“百年相贺两相符”
这首诗名为《牧》,出自明代诗人李江之手,是一首充满田园诗意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倒骑牛背日晴晖:描述的是作者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骑着牛倒行其背的情景。这里的“倒骑”,不仅是身体的动作,也象征着逆流而上,不畏困难的态度。 2. 撩弄清风过垄时:描绘了微风拂过田野,带动起波澜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蓑笠萧条随野乐
注释:春日的气候融和温和,像酥油一样。人间万物都沾上了春天的气息。柳树的黄色嫩叶,桃花的绿色新芽,仿佛是金色的线丝,争奇斗艳,令人眼花缭乱。看花的人们纷纷来到皇宫,欣赏满城花开的美丽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诗人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作。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自觉融和老海滨,寻花玩景药阑新。 - 自觉融和: 表示作者在海边感到身心都与大海融合在一起。这里的“融和”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平静和愉悦,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 老海滨: 指的是作者生长或居住的地方是海边,用“老”字来形容表明这个地方已经存在了很久,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寻花玩景: 指在春天寻找花朵欣赏,游览风景
注释 千家诗:唐代诗人贾至所作的《春思》中有“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一夜到天涯,陌上行人头上花”之句,后人仿此编选诗歌集时称为“千家诗”。 碎弄金:形容花瓣随风飘落的样子。 新红嫩绿:形容春天的景色。 成阴:指树枝繁茂,遮阴。 如今一刻非容易:现在的每一刻都不容易度过。 星移漏欲沈:指时间流逝,如星星在移动,漏壶(古代计时用具)即将沉没。 赏析
和千家诗六十首春日偶成 八月梅春便有春,况于花锦一般匀。 不堪吟笑东城过,得似尧夫有几人。 注释:八月份的梅花已经开得很美了,更不用说那些色彩鲜艳的花朵了。我不忍在东城中吟诵嘲笑它,但能像唐尧一样欣赏美景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译文:八月份的梅花就已经绽放出了春天的美,那美丽的景色如同五彩斑斓的花锦一样整齐划一。我不忍在东城中吟诵嘲笑它,因为能像唐尧那样欣赏美景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赏析
诗句:银灯剔尽梦中残,帘外花枝月影寒。 译文:银色的灯光在夜晚中渐渐消逝,梦中的景象也变得残缺不全。而帘外的花朵与月光形成了一幅寒冷的画面。 赏析:诗人以银灯、花枝和月影为元素,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场景。“剔尽”一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而“梦中残”则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帘外花枝与月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不失优雅的氛围。整体上,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