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自怕客衣寒,砧杵封书手未闲。
身达黄金人万里,长安常望寄家山。
春来自怕客衣寒,砧杵封书手未闲。
身达黄金人万里,长安常望寄家山。
注释:春天到来,我担心客人的衣服会因为气候寒冷而感到不适,所以用槌子敲着捣衣的杵来捣衣服,写信告诉家人。我已经到了京城,但是身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常常望着远方的家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自叙其在外为官时的生活感受。诗中通过“怕客衣寒”与“手未闲”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春天里,因担忧远游他乡之人的衣被之寒而敲打杵声的情景。诗中的“千家诗”,当指唐宋时期流行的各种诗歌选本和诗歌集。
首句“春来自怕客衣寒”,起得自然、含蓄,点出了“和千家诗六十首”的主题。“怕”字写出了春天气候的特点;“客衣寒”则写出了远游他乡的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砧杵封书手未闲”一句,进一步写到了远游他乡的人。他们日夜辛勤劳作,忙于家务事,但仍然不忘给家人写信报平安,寄托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后两句“身达黄金人万里,长安常望寄家山”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之语。在这里,“身达黄金人万里”指的是诗人已经到达了千里之外的地方。“黄金人”比喻了诗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地位,拥有了丰厚的财富。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仍然无法忘记家乡,常常望着远方的家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仕途成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