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玉管和朱弦的音乐声中,一位美丽的女子乘坐着龙形的彩仗,缓缓地走在堂前,她的步履轻盈,仿佛在灯花上留下了喜悦的痕迹。她觉得自己如同神仙一般,不容易遇到。 “玉管朱弦下碧空”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在这里,“玉管”和“朱弦”都是古代音乐的乐器,分别代表着高贵和华丽的音色。而“碧空”则形容了天空的清澈和高远,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诗句: 得意帘前绕合欢,月光从自度栏干。 玉兰解瓣将舒蕊,可待停风怯曙寒。 译文: 当门的帘子轻轻摆动,围绕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月光洒满栏杆,宛如自然之境。玉兰花即将绽放,等待着微风的到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寒冷和美丽。 注释: - 得意帘前绕合欢:得意,形容帘子轻摆的样子。合欢,是一种植物名,此处可能指帘子的形状或装饰。绕合欢,形容帘子轻盈地围绕在门口,形成和谐的画面。 - 月光从自度栏干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银汉澄澄夜易徂(rúcú):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夜晚,时间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华筵杯斝(jiǎ)转相纡(yū):盛宴上的佳肴美酒让人陶醉,人们纷纷举杯畅饮,气氛轻松愉快。 - 不知朱履门前客:不知道是谁在朱红色的门槛处徘徊,可能是一位高贵的客人或使者。 - 取醉饶君入幕无:借酒浇愁,希望主人能原谅自己,不要因为醉酒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舟中与天竺和尚的离别之情。 注释: 1. 倦即抛书隐衲衣:形容自己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生活,决定放弃一切,隐居山林,穿上僧袍,过着清苦的生活。 2. 虚舟到处是禅机:形容自己如同一只漂浮的空船,随时可能遇到佛法的启示,这些启示就像生活中的禅机一样,让人顿悟人生真谛。 3. 凭君稳诵弥陀佛:希望这位朋友能稳定地诵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阿弥陀佛”部分,以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注释: 1 题海 - 一个地名,位于广东。 2. 粤寺门 - 指题海寺的山门。 3. 禅房 - 佛教徒居住的地方,通常用于静修或打坐。 4. 寂寂白云封 - 描述禅房四周被白色云层环绕,显得十分幽静。 5. 推开窗前” - 形容从禅房窗户向外看的景象。 6. 他日碧纱笼旧迹 - 未来某一天,这些痕迹会被翠绿色的布幔所覆盖。 7. 毗卢 - 佛教用语,意为佛的智慧。 8. 应当寺门钟 -
【注释】 临歧:临别。 淩江:指长江南岸的江陵,即今湖北江陵。 朔雪:北风刮来的冷雪。 【赏析】 《舟中留别天竺和尚》是唐代文学家贾岛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在江边告别和尚后乘船离去的情景。前二句写诗人与和尚辞别的场面;后二句写诗人乘舟远去时的情景。全诗构思奇巧,语言简练,用典精当,富有韵味
【注释】 1.引凤曲:指《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记载,汉武帝时,方士栾大言:“神君欲见陛下,请写其形。”于是“上宿开户,凤皇下,集上方天门之上”,于是有凤衔书的传说。后来用“引凤”比喻求得佳婿。 2.管中吹:指箫管中的鸣声。《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期)然听之。”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里以“还似管中吹”来形容鸾凤和鸣的声音。 3.和鸾:即和鸣鸾凤,鸾鸟与凤凰相和之歌
这首诗的译文为: 深山中,云雾缭绕,万重山峰,傍晚停泊在岸边,心惊胆战,四顾之间。昨晚我曾在湾头的小庙口徘徊,月色明亮,今夜我又来到九思滩。 注释:岫冥——深山。岩杳——云雾缭绕。万重山——指重重的山峰。晚泊——傍晚停泊。惊心——心惊胆战。四顾间——四周。湾头——指靠近江边的湾口。孤庙口——小庙口。月明——明亮的月光。重过——又来。九思滩——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流连忘返的一个景点。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和手法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赏析”,即要求分析诗句的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等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具体内容逐句分析,最后概括出答案即可。 本题中,首句是全诗的关键,“重牵衣”意为紧紧拉着李代良的衣角,表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情景。第二句“尊酒殷勤不忍归”中的“尊”是古代盛酒器具,这里指酒杯。“殷勤”,热情周到的样子
注释: - 别李代良族兄宪文弟瑞洛于北上舟中:离别李代良兄弟。李代良,字宪文,号东山;李代龙,字瑞洛,号东山。他们都是唐代诗人,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 月净江空浩不流:月光清澈,江面宽阔,水流却不再流动。 - 别君今夜得同舟:今天晚上要分别,今晚能和你坐在一起。 - 鸡声莫自催眠去:不要听鸡叫就睡去。 - 明日相看天际头:明天早上,我们要在天空的尽头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