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下面是对《海珠寺诗六首》的详细解析: 1. 第一首:《南武天清海气虚,故呈瑞石拥扶舆。客来影照澄潭水,坐久身环明月庐。》 - 释义:在晴朗的天空下,海风轻拂,天空中的云朵仿佛漂浮在水面上。游客们来到这里,欣赏着清澈的潭水,感受着月光洒在身上的温暖。 - 译文:晴朗的天空中白云飘荡,海面上的岩石像一座座小山一样矗立。游客们坐在岸边,享受着阳光和海风的抚摸,观赏着清澈的潭水
赐麦饼宴恭纪二首 明代诗人何吾驺笔下自然之美 1. 为喜甘霖命大官,祥开岐穗拥朱栏 - 为喜甘霖:喜悦因为及时降下的甘霖 - 命大官:命令或指派重要官员负责 - 祥开岐穗:吉祥的征兆是丰收的希望 - 拥朱栏:围在红栏杆周围 2. 制传内殿恩先满,春在三条赏未残 - 制传内殿:皇帝的诏令传达至宫廷内部 - 恩先满:恩泽首先得到满足 - 春在三条:春天在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处延续 3. 藿食岂知来禹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元气堂成 十载闻鸡直禁帏,黄扉紫阁夜栖栖。 偶然获遂冥鸿适,此日初成燕雀栖。 注释:十年之后,听到公鸡报晓的声音,我直接走进了朝廷(指进入官场)的内宫,晚上在华丽的宫殿中休息。有时得到重用,就像一只飞向远方的大雁;有时不能如愿,就象一只小麻雀一样在宫廷中安顿下来。 冰雪大官供匠石,龙蛇御墨照璿题。 堂前依旧潇湘水,随意青尊就竹西
【注释】斋宫:指皇帝祭祀的庙宇。泰坛: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地方。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俎为肉俎,豆为酒尊。宵陈:夜间陈列。拟六龙:指天子车驾,象征六骏之马。三雅:指《诗经》中的《周颂》《大雅》《小雅》。涧溪毛:指山涧中生长的野草。 【赏析】 《南郊扈从二首》,这是一首描写皇帝在南郊祭天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之作,是作者随扈南郊时所作。 第一首诗前两句写斋宫肃肃、泰坛高耸,俎豆宵陈,祀事劳累
海珠寺诗六首·其一 一珠天外阅中原,满目滔滔与汉连。 释义:一颗珍珠从天外俯瞰大地,看到了中原的壮丽景象。眼前的景象如同滔滔江水一般,与汉代的疆域相连。 海珠寺诗六首·其二 抱恻当歌宁为酒,临流击楫未销烟。 释义:我心怀悲悯,当唱歌的时候宁愿选择饮酒来表达哀伤;面对流水,我挥舞船桨,想要击破心中的愁绪,但烟雾仍未消散。 海珠寺诗六首·其三 赤榕树底琴三叠,红蓼洲前秋半船。 释义
这首诗共有八句,每句的字数和顺序都与原诗相符。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石鲸鳞涌湛金轮,风动漨漨万里津。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海珠寺的门前,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的鱼鳞像波浪一样涌动,就像一轮明亮的太阳照耀着整个水面。风吹过,海浪翻滚,仿佛是一条宽阔的河流。 直北浮云馀仰睇,四方多难此闲身。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站在海珠寺的门前,可以看到北方的天空中有一片浮云,我抬头仰望天空
南郊扈从二首 帝德如天度凤城,曙光万户拥簪缨。 龙舆四望通阳气,羽扇徐开接太清。 玉磬锵锵和佩剑,祥云簇簇引前旌。 微臣赐骑从华跸,欲赋玑衡颂圣明。 注释: 1. 南郊扈从二首:指在南郊(即祭天地的祭坛)时皇帝出行的情景。 2. 帝德如天度凤城:皇帝的德行如同天空一样高远。 3. 曙光万户拥簪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成千上万的人头攒动,人们头上戴着簪子,手持缨络,准备迎接皇帝的到来。 4.
养贤原取及元元,况藉吾民著普存。 万粒田间咸主德,一圆天上饱君恩。 张筵并得倾维斗,宣食无烦问市垣。 拟向归途歌鼓腹,四郊犹恐叹壶飧。 注释: 1. 养贤原取及元元:指君王培养贤能的人(“贤”指贤才),以惠及百姓(“元”通“原”,指百姓)。 2. 况藉吾民著普存:何况我们百姓都受到君王的关爱和恩惠。 3. 万粒田间咸主德:田野里的每一粒谷物都承载着主人的恩德。 4. 一圆天上饱君恩
这首诗是描写元旦早朝的。首两句写天刚亮,皇帝就来到太和殿上,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阊阖风开扇玉虚”,指的是宫门大开,迎接着初升的朝阳。“香飘烟卷散前除”,描述了皇宫里弥漫着香气,烟雾缭绕的景象。 接着两句描绘了皇帝在太和殿上举行仪式的场景。“星环彩仗年光晓”,指的是五彩的仪仗队在朝阳下闪耀,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云簇春旗旭影初”,则描绘了皇家旗帜在朝阳中的影子,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 赠王黎公大行:王黎公,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大行,指去世或离世。 松柏:松树和柏树,常比喻坚贞不移。 振古悬星汉:指古代的贤人如天上的星星一样璀璨。 论心别水山:在水上分别,象征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剑花:剑形的花,比喻侠义之风。 冰镜:形容清澈如冰的镜子。 揽辔登东岱:握着马缰登泰山,表示对王黎公的尊敬与哀悼。 丘陵孰敢攀:谁敢攀登这样的山岭,表达了作者对王黎公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