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藩
【解析】 1.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当年曾忝赞文衡”“当年”指的是诗人自己;“忝”是谦词,表示有愧于。“曾忝”意思是曾经担任过,即曾经做过官。“赞文衡”是指曾担任过主持考试的官员,也就是主考官。“天民地主思前话”中的“天民”指皇帝,“地主”指地方长官。“思前话”意即回想过去的话。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年我曾担任过主持考试的主考官,皇上和地方政府都很器重我,我也曾对人说过
洪水溃堤陈芷云寄诗问讯倒步原韵和答 治水今无大禹贤,坐令巨浸屡稽天。 刷沙策自堤防好,入海功终浚瀹先。 拯溺凭谁堙息壤,恤灾愧我剩寒毡。 江河满地干戈急,乐土相期猛向前。 注释: 洪水溃堤:指因大雨引发的洪水冲毁堤坝,导致河水泛滥。 陈芷云:即陈廷焯(1842年~1906年),字伯陶,号秋帆、碧铁、白云外史,广东番禺人,清末诗人。 问讯:向某人致问候之意。 倒步:回溯往事之意。 原韵
注释: 己未暮春,校长麦君率全体师生去马公墓祭奠英雄,感慨时局。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有四句,每句七个字。这里“七言”表示这首诗有七行。第一行为韵脚词,后面六行都是诗句。 三拜忠坟,指向马公的墓地致敬。烽火中,指战争时期。神州底定孰英雄,意思是说,在神州大地最终安定之前,谁是真正的英雄?山容不改前时绿,江色重添昨夜红,意思是说,山的景色依然和以前一样美丽
哀惠民寄云叟 满目烽烟杀气腾,搀枪正照惠阳城。 异军鹅鹤围方合,大陆龙蛇困尚争。 竭泽苦无遗种处,佳兵空有不祥名。 纷纷蛮触知谁是,一局残棋未易评。 注释: 1. 哀惠民寄云叟:表达对惠民的哀悼和寄语给云叟。 2. 满目烽烟杀气腾:眼前到处都是战火和硝烟,杀气腾腾。 3. 搀枪正照惠阳城:用长枪瞄准了惠阳县(惠阳古称,在今广东省惠州市)。 4. 异军鹅鹤围方合
偶谈时事易惊魂,静掩松关坐夕曛。 无酒可浇愁万叠,有才难拄鼎三分。 楚歌已迫忧残局,槐梦犹恬怅暮云。 雠党不防成国患,座铭谁解奉陈群。 注释: 偶谈时事:偶然谈论国家大事。易惊魂:很容易使人心惊。静掩松关:安静地关闭松门。坐夕曛:坐在夕阳余晖之下。 无酒可浇愁万叠:没有酒可以浇灭心中的万重忧愁。有才难拄鼎三分:有了才干却难以支撑起国家的重任。 楚歌:楚国的悲歌,这里指楚国被灭亡后的景象。忧残局
丁巳八月陈芷云邮示五十自寿诗索和爰成四首奉寄其一 忆君寿我走诗筒,愧我寿君句未工。 一例冈陵随献颂,几回云树想高风。 神交自昔忘行迹,世事由来重变通。 千古沧桑谁管得,大苏春梦已匆匆。 注释: 1、丁巳:农历日期。八月:月份。陈芷云:人名。邮示:书信告知。五十自寿诗:为自己写的五十岁的生日祝福诗。索和:要求和作。爰成:陈芷云。四首奉寄:送给陈芷云的四首诗。其一:这首诗为其中之一。 2、忆君
【注释】 陵谷:指大地,喻世事变迁。一晌(shǎng):一会儿,很短的时间。乾坤:天地,泛指世间事物。正气:正义之气。蜂蚁:比喻小人。家国:国家、家园。深忧误触蛮:深深忧虑而触犯边关的蛮族。叔夜空将汤武薄:指晋朝名士王坦之空有才华,却无报国之志。新亭无复楚囚讪:指晋朝名士殷仲堪在建业新亭上设宴饮酒时,对王坦之说:“今日神州陆沉,身为囚徒。”后以“新亭”借指沦陷区。大同盛轨:大一统的盛世。
注释: 旧约归山愿久违,登楼北望一增悲。 旧约指旧时的约定和诺言,归山愿指的是回到山林的愿望。旧时有约定,但愿望未能实现,所以登楼北望时增加了悲伤的情绪。 重崖有石撑天柱,末世无人挽地维。 重崖指高耸的山崖,有石支撑着就像天上的柱子一样,末世无人挽地维指的是末世没有人能挽起大地的维脉。这里比喻国家已经处于衰败的境地。 闻道中原方逐鹿,从今世事等怜夔。 闻道中原方逐鹿是指听说中原正在争夺天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咏怀》组诗中的一首,其中第二首。全诗以“新诗点鬼习难删”为题,通过描绘关侯、白傅、贾子、阮公等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们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态度。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壮志登仙磨已尽,新诗点鬼习难删。 - 壮志登仙:指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希望能够超越常人,达到仙的境界。磨已尽:比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已经达到了极致,无需再继续打磨。新诗点鬼习难删
这首诗是诗人丁巳年八月陈芷云邮示五十自寿诗后,应要求和的四首之一。 第一句“解组渊明久倦游”,意为:我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奔波劳顿,就像陶渊明那样,已经解下了官印,不再做官了。 第二句“琵琶听唱旧江州”,意为:我听着琵琶的音乐,想起了我曾经在江州的时候。 第三句“避人地辟烟三径”,意为:我在避开人群的地方,开辟了一条通往三径的道路。 第四句“乐圣杯衔月一楼”,意为:我像乐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