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诰
注释:浙江学使署联 使节壮湖山,东南坛坫; 文光拱奎璧,咫尺宫墙。 译文:使节们雄壮地站在湖山之间,他们来自东南各地,都是朝廷重臣,他们身临其境就像在皇宫一样。 赏析:这是一副对联,上联“使节壮湖山”描绘了使节们雄壮地站在湖山之间的景象,使节们来自东南各地,是朝廷重臣,他们身临其境就像在皇宫一样。下联“文光拱奎璧”则描绘了文光闪耀、奎璧拱卫的画面,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主旨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把握有关重点词句的意思和语言表达特点。此诗为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所作,描写了湖上冬景和渔翁的生活情景。“半面林湖瞰我扉”写诗人在湖边眺望自己的居室,看到半面的树林和湖水俯瞰到自己家的门;“荷枯柳秃送秋归”写荷花枯萎,柳树光秃,暗示着秋天的结束。“年成大好螺蛳(螺蛳:一种贝类)富,月色微明雁鹜稀”写天气晴好,水里的螺蛳(螺蛳
【诗句与译文】 一、诗的开头和整体意境: “雪后蒋伯生诸君子邀往湖上看月” —— 这是一首描述雪后美景和湖上月亮的诗。诗中提到的“蒋伯生”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伴,邀请他们一同欣赏这个季节的独特景象。 二、具体描写与意象分析: - 湖如冻玻璃,月夺雪色白。 - 这里用“冻玻璃”形容湖水的清澈和冰面反射月光的效果,“雪色白”则突出了月光在白雪上的明亮和纯净。 - 照天八百里,岳气混溟泽。 -
这首诗描绘了鄱阳湖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及赏析: 渡鄱阳湖 茫茫左蠡去帆齐,吴楚东南望转迷。 茫茫:广阔无际,形容视野宽广;左蠡:指鄱阳湖中的大小岛屿;去帆齐:指船帆密集,船只众多;吴楚:泛指江南地区;东南望:从东南方向眺望;转迷:感到迷茫。整句诗描述的是鄱阳湖广阔的水面上,船帆众多,从吴楚之地眺望远方,感觉迷失在这片辽阔的水域之中。 落日一丸平野尽
【译文】 春天到了南疆,雪花却不肯飘落,关山阻隔,雄心壮志难以实现。 好久没收到雁信,书信难得,五度春到,才得归来。 老屋杉篁,寒色依旧健朗,故园的菜花,傍晚时分,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归乡之后,富贵已无愧色,姑且试穿斑斓的莱子衣吧! 【注释】 1、春到:指春天到来。 2、南天:指南方的天空。 3、雪不飞:比喻南方春天来得太早,没有飘雪了。 4、关山:关塞和山川,泛指边远地区。 5、落落
登黄鹤楼 东下万里水,此山横一楼。 岷峨大江堑,汉沔古时州。 仙者已黄鹤,野人空白鸥。 吾将携铁笛,吹破四天秋。 赏析: 崔颢的《登黄鹤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意味的七言律诗。首联“东下万里水,此山横一楼”开篇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俯瞰长江,江水东流不息,而眼前的这座山峰横亘天际,形成了一种宏大的景象对比。颔联“岷峨大江堑,汉沔古时州”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视觉上的震撼,通过对四川岷山
【注释】: 太白:李白号。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昌。太白,李白自称。 仙谪:神人降职的谪罚。 骑龙任去来:骑着龙腾云驾雾。 鹦鹉句:指贾谊《吊屈原赋》中“鸾凤翔于天兮,鹑鹌集于地”之句。 凤凰台:相传为楚大夫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豁双眼:形容视野宽广。 归一才:统一天下。 时平烽传绝:国家太平,烽火不再传递消息。 楚塞跨雄哉:楚塞(长江中游一带)跨过雄关。 赏析:
名父名翁名女士;大贞大孝大完人。
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逝者如斯夫;掩之诚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