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贻林
郑贻林,《台湾文献》十卷三期,1959年9月,页79;林朝崧〈台中遇郑君贻林及同社庄君太岳赋赠〉,《无闷草堂诗存》;许雪姬〈日治时期台湾的「通译」〉,发表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2004年8月15、16日,页460;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 〗生平诗作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等报刊
清代郑贻林《感怀》释义
诗句 感怀 清露被皋兰,落日照秋草。 人生天地间,岂能长寿考。 往来成古今,焉得不速老。 仰视浮云飞,富贵焉常保。 明月照高台,促织鸣东壁。 游子寒无衣,北风何惨栗。 池鱼思故渊,玄鸟逝安适。 还顾望旧乡,悲与亲友别。 译文 在清晨的微光中,清冷的露水覆盖了长满青苔的山野,夕阳西下,照射着枯萎的秋草。 我们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间,怎能期望能够长久地活下去? 时光流转,从古到今
登如,原名郑贻林,清代诗人
郑贻林,《台湾文献》十卷三期,1959年9月,页79;林朝崧〈台中遇郑君贻林及同社庄君太岳赋赠〉,《无闷草堂诗存》;许雪姬〈日治时期台湾的「通译」〉,发表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2004年8月15、16日,页460;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 〗生平诗作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等报刊
郑贻林
郑贻林,《台湾文献》十卷三期,1959年9月,页79;林朝崧〈台中遇郑君贻林及同社庄君太岳赋赠〉,《无闷草堂诗存》;许雪姬〈日治时期台湾的「通译」〉,发表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2004年8月15、16日,页460;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3年。 〗生平诗作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