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兴
注释:在水仙宫外住着我们,往来的船只习惯在这里品茶。笑指你的身像钱树一样,好风吹到便开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水仙宫外的生活和景色的诗,通过描绘估船、郎身、风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向往
注释:海水已经干了,水浅的蓬莱又回到了海平面上,安平县在傍晚渡过了河流,变成了田间小路。鸿雁留下的泥巴让人回首过去,感叹沧桑巨变,只看到春天的阳光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巨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春天阳光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东溟、西屿都是海中岛屿。水船,即船。都泊,全部停泊。 赏析:此诗描写了海上日暮的景色。首句写潮汐,次句写泉源,三句写风帆,四句写舟停。全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万斛泉源一叶风”,写出了大海之阔;“日暮数声欸乃起,水船都泊水仙宫。”写出了大海之寂。诗人把大海的气势与海中的小舟相比拟,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注释】 明珠:珍珠,比喻丈夫。绮罗:华美的衣服。绋(fú):引柩丧车上的绳索。北邙:洛阳以北的山名,是埋葬死人的地方。 【赏析】 张沈氏为夫殉节的故事,在《晋书》中记载甚详。据《晋书·列女传》载:“烈妇张姓者,汉广陵人。父为郡吏,得罪,系狱,妻亦被系。张时年二十余,遂自杀,见杀。” “题”字在这里的意思是“题咏”,即题写诗以纪念的意思。“烈妇张沈氏殉节事古体九解其二”就是作者要吟咏这首诗的标题
【注释】 张沈氏:人名。烈妇,忠烈的妇女。全:保全。多:大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描写张沈氏殉节的事迹,来批评那些贪生畏死、苟且偷安、只顾自己的安危,而不顾国家的存亡的庸臣。 首联:“人慕妇,烈且贞。”这两句的意思是,人们都羡慕张沈氏,她既刚烈又忠贞。诗人通过赞美张沈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颔联:“我作歌,戒贪生。吁嗟乎,女子仗义能杀身
注释:春天的景色,在浦口接上了鲫鱼潭的风光;绿色的竹和苍劲的松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翠色。万顷良田环绕着郡城的四周,劝农的人聚集在聚星庵。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首句写春牛浦与鲫鱼潭相接,绿竹苍松参天,万顷良田环城,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的美景。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万顷良田环绕郡城,劝农人在聚星庵辛勤耕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注释】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五年:指妻子被害已经五年。弄之璋:比喻妻子的才德。二竖:喻指奸贼小人。夫病于床:丈夫卧病在床。求神问药:求神问医。泪睫承眶:形容悲伤到极点的样子。怛(dá):惊惧。五内崩裂如沃汤:内心像被开水浇灌一样痛苦。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悼念烈妇的诗作。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妻之贤德,后两句写妻之不幸,最后两句写妻之死。 首句“忽忽五年,载弄之璋”
【题解】 此诗写烈妇张沈氏的坚贞不屈,歌颂了她忠于爱情、敢于殉节的精神。 【注释】 长跪谢阿翁:指长跪在婆婆面前,感谢婆婆养育自己的恩德。阿翁:婆婆。 妾心坚如铜:我的心像铜一样坚定。妾:古时女子的谦称。 儿生有祖累姑嫜(léi):儿孙有祖辈的拖累和累赘。 黄泉会有相见时:黄泉:阴间,这里指死后的世界。 升天入地妾从之:无论上天入地我都跟随。 【赏析】 这首诗是《题烈妇张沈氏殉节事》的第二篇
注释翻译: 才过了罗山喜鹊叫,人家篱笆绿珊瑚。朱红色的宫顶和碧绿的屋瓦连着茅草屋,就像一幅丹青水墨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经过罗山时看到的美丽景色。首句“才过罗山喜鹊呼”,描述了喜鹊的声音,暗示了时间过得很快。接着,“人家篱落绿珊瑚”,描绘了农家的美景,绿珊瑚般的竹篱笆映衬着农家的生活。第三句“朱甍碧瓦连茅屋”,描绘了宫殿与民居的结合,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最后一句“合作丹青水墨图”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烈妇张沈氏殉节事》。这是一首古体诗,共九解。其中第二解描述了张沈氏在丈夫死后,悲痛欲绝的场景。 第一句“大哭一声”描绘了张沈氏在丈夫去世后,悲痛欲绝的场面。 第二句“气结无语”进一步描绘了她悲痛至极的情景。她无法说话,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痛苦。 第三句“娣姒急申救”描绘了张沈氏的家人看到她悲痛欲绝的样子,急忙前来安慰她。他们试图用言语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