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闰章
九华山 山到东岩好,横开翡翠屏。招提含宿雨,洞壁倚寒星。 杖底千峰小,烟中九子青。昔人曾燕坐,天柱一荒亭。 注释解析: - 诗句“山到东岩好,横开翡翠屏”描绘了九华山东岩的美景,如同展开的翡翠屏风,引人入胜。 - “招提含宿雨,洞壁倚寒星”表达了九华山寺庙和洞穴在夜晚被雨水打湿后的静谧与寒冷。 - “杖底千峰小,烟中九子青”形容登山时所见山峰的渺小和云雾中的九子峰的青色之美。 -
【诗句释义】 1.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即“人日”。 2. 泾川: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3. 日初晴:太阳刚刚放晴。 4. 春风昨夜生:昨晚春风拂动,带来春意。 5. 野梅谁早折:谁早早地折了野梅枝。 6. 冻土又新耕:寒冷的土地又迎来了春天的耕种。 7. 余雪涓涓白:残雪在流水中缓缓流淌。 8. 流澌瑟瑟鸣:溪流里的冰块发出清脆的响声。 9. 琴溪闻控鲤:在琴溪边听到鲤鱼跳跃的声音。
湖心寺 上方浮近浦,系艇即当门。 沙溆通寒气,阶基落涨痕。 孤城春水岸,归鸟夕阳村。 欸乃歌声入,空庭未觉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心寺附近的宁静美景。首联描述了靠近水面的寺庙和其门前的船只;颔联则描绘了从门口望去可以看到的沙滩和台阶上的涨水痕迹;颈联展现了春天的湖水、岸边的孤独城池以及归巢的鸟儿;尾联则传达了诗人独自在庭院中感受到的宁静和不被打扰的感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句内容,并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陶侃庙”指陶侃墓,在洪山北麓;“伏波军”指东汉名将马援所率军队,因马援曾任交趾太守而称伏波将军,后人以“伏波”为驻军和戍边的军队代称。 【答案】 译文:登上江夏洪山寺的塔,峰头有古寺开张。塔下俯视浮云飘荡
【注释】 1.乱后:战乱之后。刘文伯:即刘长卿,唐代诗人。 2.郊行:在郊外行走,泛指漫游。 3.斜日:夕阳。 4.乱山:杂乱的山。横白云:白云横亘在山上。形容山势高峻、险峻。 5.远客:远离家乡的人。指作者自己。 6.访旧:拜访故人。指作者自己。指:指向。新坟:指已故者之坟墓。新:已经。 7.战地:战场。冤魂:被杀害者的鬼魂。 8.空村:荒凉无人的村庄。画角:古代军中用象牙雕刻的号角,形状似画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官途中,向家叔父道别时写的一首诗。 力疾赴官比部奉别家叔父:力疾指的是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去工作。比部是指官职的级别,这里是说诗人被派往比部任职。奉别是敬辞,表示恭敬地告别。家叔父是诗人的叔祖父或伯祖,是诗人的长辈亲属。 抱疴甘伏枕,语别即沾巾:病重的人愿意躺在床上,因为不想出门;在离别的时候,泪水已经湿透了手帕。 风雨残春路,关河独去人:春天已经过去了,路上还飘着雨
淳湖寻邢敬之 四海倦游后,还疑泛爱非。 寸心如落木,逢尔复春晖。 移榻连蔬圃,烹鱼出钓矶。 清欢成信宿,不是醉忘归。 注释: 1. 四海倦游后,还疑泛爱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厌倦了四海为家的旅行生活,怀疑自己的爱意是否真挚不变。 2. 寸心如落木,逢尔复春晖。这句话描述了诗人的内心如同秋天的落叶,但在遇见你(邢敬之)后,又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和希望。 3. 移榻连蔬圃,烹鱼出钓矶
下面是《泊樵舍》的诗句、译文和赏析: - 诗句: 涨减水逾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 译文: 水位上涨得非常快,秋日的天空还阴沉着没有完全变亮。 乱石堆砌成了荒凉的边塞,黄色的叶子从江边的村庄飘落。 带着雨滴闪烁的星星在天空中隐约可见,强劲的风声在岸边回响。 经过了许多艘战舰的战场,还有几家人仍然住在简陋的茅屋里。 -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酒尽暮江头 - 在傍晚时分,江边喝酒至尽,意味着告别。 2. 归心水急流 - 归心如流水般急切,形容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3. 月明分手夜 - 在月光明亮的晚上分别。 4. 风逐去帆秋 - 随着秋天的风,帆船逐渐远去。 5. 客里添新鬓 - 因长期在外为客,鬓发增添。 6. 浔阳忆故丘 - 在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怀念故乡的山丘。 7. 前途君自爱 - 请君自珍重前程
【注释】1. 慈仁寺:即慈仁寺,在今河南开封。2. 直欲凌风去:直,正;欲,要,想。意指松树高耸,直欲凌风而去。3. 翻从拂地看:从,顺;拂,触摩;看,看视。意指松树枝条柔婉下垂,顺地而动。4. 摧残:折磨,损伤。5. 经百折:经历无数次的挫折或磨难。6. 老阅山河变:年岁多了,见尽了世事变迁。阅,经历;山河,这里指世事;变,改变。7. 阴兼日月寒:阴气和太阳一样寒冷;阴,天气;兼,并;日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