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
这首诗描述了钟馗除夕嫁妹的场景,以及他与神荼、郁垒的相遇。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首 - 堂堂如戟好髯须:形容钟馗威武高大,胡须又长又密,就像一杆戟那样威严。 - 一幅丹青嫁妹图:描绘了一幅用丹青画成的嫁妹图,可能指的是钟馗给妹妹的婚礼场景。 - 岂筮羲爻归帝乙:难道用占卜的方式决定嫁给帝乙吗?这里表达了对传统结婚方式的质疑或讽刺。 - 休教营室误黄姑
【注释】 遣兴:抒发情怀。斋居:指在斋室中居住。老头陀:即老和尚,意谓年高有道者。呼牛世上吾能答:指世间事我都能应付。旋马厅前地岂多:指厅前的空地很多,可随意驰骋。幸可消闲搜典籍:有幸可以消遣时光,搜寻书籍。乘兴托吟哦:趁着兴致吟诗作对。园丁:指园艺工人。一刹那:形容非常短暂的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斋居生活的诗,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与悠然之情。首联写自己的斋居小筑,三间小屋,如同安乐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红梅在冬天绽放,傲骨凌霜。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红梅高洁品质的赞美。 逐句注释与译文: 1. 诗句解读: - “已过东篱菊傲霜,何来冷艳衬红妆!”:这里描述的是菊花在严冬中依然傲然挺立的景象,而红梅花则更显得娇艳欲滴。诗人通过“冷艳”一词,突出了红梅的独特美。 - “万株偏带胭脂色,一赋犹留铁石肠。”:这两句诗描绘了红梅的美丽景象
诗句如下: 一春连日展晴晖,应识风光草际归。 梅蕊已开花尚少,柳芽初茁叶犹稀。 每思健步还留屐,便欲寻春且掩扉。 万紫千红看未遍,肯教相赏暂相违? 注释解释: - 一春连日展晴晖:整个春天连续几天都阳光灿烂。 - 应识风光草际归:应当熟悉在草间回归的景致。 - 梅蕊已开花尚少:梅花的花苞已经形成但花朵还未开放。 - 柳芽初茁叶犹稀:柳树的嫩芽刚刚冒出但叶子还很稀疏。 - 每思健步还留屐
【注释】 1.凤历:指唐高宗年号。 2.太簇: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相当于现代的C调。 3.屠苏酒:一种药酒,传说饮之可以辟邪。 4.东南:指南方。 5.凯旋:胜利归来,这里指战争结束,和平归来。 【赏析】 《除夕》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钟馗的故事,后两句写除夕时的习俗和愿望。诗中“河山”指的是国土,“烽火”则是指战事,所以这两句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平、人民安乐的祝愿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闻警四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忧虑。 第一句“化日光天代几更”,描述了国泰民安的时代,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这里的“化光”指国家的繁荣昌盛,“日”指国家稳定,“天”表示广大人民都生活在这种和谐安定的环境中。 第二句“斯民何幸享升平!”感叹国家如此繁荣昌盛,人民能够享受到太平盛世的生活是多么幸运啊
闻警四首 到处闻声向镯铙,良田万顷作荒郊。 当关一将空称勇,捣穴无人更进剿。 国帑民财遍罗掘,吴头楚尾恣咆哮。 六朝金粉成灰土,例与人间总幻泡。 注释: 1. 到处闻声向镯铙:四处传来战鼓声,如同敲打锣钹一样。镯,同“铎”,是一种古代乐器。 2. 良田万顷作荒郊:原本肥沃的良田被变成荒芜的土地。 3. 当关一将空称勇:守卫边关的一位将军虽然勇猛却无用武之地。 4. 捣穴无人更进剿
【注释】 忽忽:匆匆。光阴逆旅身:指时光飞逝如在客旅之中。祭诗:祭祀时所诵的诗。此夕:即除夕之夜。又换:指桃符更换。椒花:一种香花,这里用来代指酒。瓮酿:用瓦罐或坛子等装的经过长时间密封发酵而成的酒。随例:按照习俗。衣冠:指衣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以“忽忽”形容光阴之快,暗示岁月之匆匆;二、三两句写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共叙亲情;四、五两句写家中备有丰盛的食品和美酒
【注释】 感事:感念世事。何人不识金银气:谁不知道金玉珠宝的富贵气息? 长在袖:常在衣袖里。 腐木虫先附,闻膻蚁自来:蛀虫先蛀了腐朽的木头,苍蝇、蚂蚁闻到肉的气味自然飞来。 至此补牢应一悔,始知奴辈利吾财:到了这个时候才后悔,才知道那些奴才们贪图自己的钱财。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对当时社会上某些人的贪婪无耻行为的辛辣讽刺。全诗以“感事”为题,从铜山、金钱、蛀木、蠹虫、苍蝇、蚂蚁等几个比喻入手
闻警四首 此是红羊换劫年,无端杀气动蛮天。 何人专阃河山寄,天地斯民水火悬。 风鹤一声惊草木,沙虫四野化烽烟。 出师太息英雄老,十万貔貅尚裹毡。 注释: - 此是红羊换劫年:这是预言中提到的“红羊之祸”即将到来的一年。 - 无端杀气动蛮天:突然之间,战争的气息弥漫了整个天空。 - 何人专阃河山寄:这是什么意思? - 天地斯民水火悬:天下百姓如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 风鹤一声惊草木:一阵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