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己
【解析】 “九日登高有感”是第一句,意思是说在重阳节那天,作者举杯痛饮。“不乐”二字写出了作者的情绪,他想起了过去和友人一同登山赏菊的日子。“人事经年异,物景但如昨”,是第二句。意思是说时间一晃而过,人世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眼前的景象却依然如故。“生别未会遇,死别已冥漠”,是第三句。意思是说活着的人与死者分别的时候尚未相逢,死后的离别则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无法辨认了。“吾生更飘荡,四海无所著”
和子同观音寺新居 太学士千数,济济多白袍。 其中靡不有,令人愧遁逃。 风俗且如此,焉能独守高。 详择乃其道,或得贤与豪。 近复失段子,呜呼命不遭。 吾生得觊豁,谁能置圈牢。 文士亦龌龊,劳心徒忉忉。 利害竟何许,相去九牛毛。 脱略或吾事,青松隐藜蒿。 麟凤岂仰见,狐狸多叫号。 如不卜清旷,乐此阮与陶。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在任永州零陵郡司功参军期间所作的一首咏怀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中,“故乡何处海东头”一句中“故乡”是诗人心中的家乡;“海东头”是指家乡所在的地方。第二句“地尽东南最胜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雨秋风无尽期,鸢飞鱼跃各天机。 - 注释: 春天的雨和秋天的风都是永恒的存在,而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鱼儿在水中游动,都各自遵循着自然的规则。 - 赏析: 此句描绘了自然界中四季更替的恒常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鸢”和“鱼”的比喻,诗人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2. 年光逝水催前浪,世事浮云换白衣。 - 注释: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注释】 北山阁:诗人在长安时,常登北山阁。 暇日:空闲的日子。 游:游览。 惨怆:悲伤。 轩轩皆崭石:高高的石阶上,都是青石铺成。 激激瞰溪流:陡峭的石阶下,是奔流的溪水。 野鸟:山间自由飞翔的鸟儿。 自沉浮:自由自在地飘荡。 徙倚:徘徊不前。穷览:仔细观赏。 遒:美好、旺盛的样子。 西冈下:太阳下山时,落在西山之下。 东岭头:月亮出来时,出现在东边山峰之上。 寒烟没树杪:寒冷的烟雾漫过树梢。
杨花初生时,出在杨树枝。 春风一飘荡,忽与枝柯离。 去去辞本根,日月逝无期。 欲南而反北,焉得定东西。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杨花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以及它们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忽然惊飙起,吹我云间飞。 春风无定度,却送下污泥。 寄谢枝与叶,邂逅复何时。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杨花被风吹走的场景,表达了它们的无奈和悲伤。 我愿为树叶,复恐秋风吹我令黄萎。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在担任监镇孙和仲和知丞苗几山的职务期间,两次创作了以“少日”为篇首的诗歌。其中包含了对人才沉抑、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自己对于人生、世事的感悟和态度。 诗句注释: - 少日称豪笔砚场:年少时自比英雄豪杰,用笔如刀,墨水如剑。 - 一官家近住河阳:一个官职(或指朝廷)就在我家附近的河阳。 - 人情易变春云薄:世间的人情变幻莫测,就像春天的云彩一样轻薄。 - 世故饱谙秋鬓黄
注释:护国寺的香炉峰,像匡阜山一样高大。云峰路通往香炉峰。重重的妄想虽然值得叹息,但比起看画卷中的尘埃景象,还是胜出一筹。赏析:这是一首咏香炉峰的诗。护国寺位于南京城东钟山南麓,因山上有南朝齐和梁时的古寺而得名。此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五言绝句。 首句“护国门前似匡阜,云峰路上认香炉”,直接点出了香炉峰的位置和特征,为全篇定下了基调。第二句“重重妄想虽堪叹,也胜尘埃看画图”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子固(苏辙)而作的。苏轼在诗中回忆了和子固的交往,并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 首句“老年不入少年场”,意为我已步入老年,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活跃在各种娱乐场合。这里的“青年”指的是子固年轻时的自己,而“老年”则是苏轼自己的形象。通过对比,突出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 次句“不似当时在洛阳”,指的是子固曾经在洛阳时期的经历和风采。洛阳作为当时的都城,充满了繁华与热闹
嘉夫再有冰玉交辉佳句复和酬报 烂烂双瞳掣电光,照人皮里有秋阳。 谁将鼠腊同苍璧,枉把盐车服乘黄。 合有猷谋陈稷契,即看灏噩继周商。 近来佳句惊人甚,敢并蒹葭玉树傍。 注释: 嘉夫:对对方的敬称。冰玉交辉:比喻文采飞扬。烂烂:光明闪烁的样子。双瞳:两眼。掣电光:闪电一样的光芒。鼠腊:指鼠年,这里指鼠年。苍璧:古代祭祀用的玉器,这里泛指美玉。枉:白费。盐车:运盐的车,也指运盐的人。乘黄:传说中的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