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礼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理解诗句内容和情感,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悟。 “枫叶芦花满钓船”:诗人在秋日的夜晚乘舟垂钓,船舱里堆满了枫叶和芦花,这是一幅多么清幽宁静的画面。“水风清处碗琴眠”:船行至江心,水风凉爽,诗人便放下碗筷,端坐桌旁,抚琴入睡了。这里用“眠”来表示诗人在江中垂钓时的心情。 “觉来失却潇湘月,却问青山觅酒钱”:当诗人从酣睡中醒来后
风雨侵芳栋,荆榛翳石田。 风雨侵蚀着华丽的房屋和庭院,荆榛掩映着荒芜的田地。 病宜篮舆稳,懒任角巾偏。 疾病使人感到身体虚弱,懒得用斜挂的头巾来遮挡。 饭共长腰米,羹分缩项鳊。 饭食与长长的腰米相配,羹汤则分给那些身体弯曲的人。 故情才款款,只影遽翩翩。 旧日的情感依然深厚,身影却突然轻盈地飘动。 落木非淮树,残霞只楚天。 飘落的树木不再是淮河之边的树木,残阳只属于楚国的天空。
石恪(771-835年),唐朝著名画家。 醉僧:醉酒后不省人事的僧人。 粥鱼斋鼓:指僧人斋食。粥,稀饭;鱼,鱼肉;斋,佛教徒吃素的日子;鼓,和尚用木槌击鼓以召集众徒。 五斗:指五斗米,古时一斗十升,一斗米约当现代一斤,五斗米约合五斤,即五斗米为五斗,五斗酒为五斗。 三昧:梵语“摩诃三昧”的省称。意为心无旁骛,集中精进。 注释: 这首诗是石恪《题画诗·醉僧》
绝句二首 华馆相望接使星,长淮南北已休兵。 【注释】 - 华馆:华丽的宾馆,此处指宴会场所。 - 相望:互相对应。 - 接使星:迎接使者的使者到来。 - 休兵:停战。 - 行乐:享乐。 - 太平:天下安定。 译文: 华丽的宾馆相互对应,长江南北已经休整了军队。 现在应该买酒来庆祝,更想知道什么时候是天下太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期望。通过描绘华馆、长淮南北休兵的场景
注释: 寄夷白坦然二首 北湖饭饱初不知,惟见从来方朵颐。 天公大似撩我辈,不遣细和夔州诗。 赏析: 《寄夷白坦然二首》,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写诗人在北湖边饱食后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虚实相生,富有情趣。 “北湖饭饱初不知”,北湖即北湖山,位于成都郊外。诗人在这里饱食之后感到十分惬意。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而是用了一个设问句:“初不知”。这个“初”字
这首诗出自《大觉禅师北湖见白浪滔天归偈》的最后两句。这首诗是诗人奉圣念老之命,向大通禅师学习佛法,并游历了十年之后返回,将所学传授给晋人,晋人对大通禅师的学问十分欣赏,赠给他一首绝句。 我们来看第一句“从教白浪长浮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跟随大通禅师学法,就像白浪在天空中飘浮一样自在。这里的“从教”指的是跟随学习,而“白浪长浮天”则形象地描绘了白浪在天空中的壮观景象
舟行坐睡 撩天鼻孔蟠雷车,世间诸法种种坏。 饱参饭后蒲团禅,北湖端为第一代。 注释:在船上坐着打盹儿,鼻子上撩着云彩,仿佛盘绕着雷霆的车辇,世间万物都像被雷电破坏一样,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吃饱了饭,坐在蒲团上打坐冥想,禅宗的修行方法就是这样的。而北湖则是禅宗的一代祖师,他开创了禅宗的先河。 译文:在船上躺着打着瞌睡,鼻子上撩着云彩,仿佛盘绕着雷霆的车辇,世间万物都像被雷电破坏一样
这首诗的意境是静谧和自然的。诗人简航禅师在书房中,卧在床上,面对着疏帘卷起,窗外是夕阳西下,整个画面显得十分宁静。 "纵横古帙散绳床"中的关键词是"纵横"和"古帙",前者形容书籍的多且杂乱无章,后者则是描述书桌上堆满了书籍。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学术氛围的书房景象。 "卧对疏帘卷夕阳"中的关键词是"卧对"和"疏帘",前者表示诗人正在休息,后者则描绘了窗帘的样子,它们轻轻卷起,迎接着夕阳的余晖
【注释】魏相:指唐人魏颢,字伯子。天水:即天水县。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古为陇西郡地。 一毫端:指小小的纸片上,极言其微。 “魏郎”三句:意谓魏颢得花时,并不自赏。他想到要给隐居的好友、老画家王维看,王看后要把它送给西山的老画家张璪(zhuó)观赏。 赏析: 此诗写魏颢得到一幅花图之后,想到要送给好友王维和隐居于西山的张璪观赏之事。首句“赋魏相之所收花光”,交代了题意。次句用典,点明画名
【注释】 坐睡:指僧徒打盹,懒散无作为。衲(nà):旧时对和尚的俗称,这里泛指僧侣。末来:后来,以后。蒲团:佛教僧人坐禅用的垫子。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的心境,表达了他厌倦世俗、超脱尘世的思想。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雅,风格朴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