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礼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手法的理解。 “今晨讵复懒,要与阿戎谈”,这两句是说:今天早晨怎么又懒得起来呢?我想跟阿戎谈谈。“阿戎”是晋人王凝之的表字,这里指王凝之的儿子王珉,王凝之死后,其子王珉、王献之兄弟争家业,王珉败死。“懒”是“怠惰”,“复”是再次,再次起早与王珉谈。“竟论后三三”,意思是说最后讨论了《庄子》中的“后三三”篇,即《庄子·外物》:“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曰
【注释】 硉兀:指高大。如堵墙:犹言“像堵墙一样”。索河:即索水,今称索溪。天工:自然之工。一饱:吃饱。端是:正是。 【赏析】 牧马道中所见的景色,是一幅春景图。首句写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驰骋于野外,他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傲地站立着;接着写牧童来到索河边,看到索河水甘美可口,便高兴地喝了起来,连说:“这河水真是甜啊,比未央宫(汉宫殿名)里的泉水还甘甜呢!我喝上这么一口,今年的春天就过得滋润了
【注释】 ①荆渚:指荆州一带,古时属荆州管辖。②重:再一次的意思。③朱方道:古地名,即今安徽省当涂县。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在离开荆州后又一次来到钟山,感慨自己一生坎坷。首句“三年窜逐去荆州”。说明他因遭贬谪而离开家乡。次句“岂料重为此寺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慨叹和无奈,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三句“钟鼓山林浑好在,独惊老子雪蒙头”,诗人虽然身临山林,却感到钟鼓声声
【注释】 秃雪:指头上的白发。 盈巾:指满头白发。 黧:黑也。 三间茅屋:三间房子(草房)。 傍:靠近,挨着。淮湄:淮河岸边。 北湖:指大运河之北的水泊。 无炊米:没有米饭可供烧。 衡门:指简陋的门扉。 贴画鸡:用红漆在门上画一只鸡。 赏析: 《元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诗人年老而白头,次句写诗人居住在陋室之中,末句写新年时诗人的穷困潦倒。全诗以“元日”开篇
【注释】: 贾动之:指贾岛。盍簪堂:即“盍簪”的堂名,在长安。唐时长安有红梅会,贾岛曾参加作诗。 淮南春事迟:指江淮一带春天来得晚。 凭君料理玉妃面:玉妃是西王母的美称,此处借喻梅花。 快作酒红生晕时:意思是待到春风拂来,花红如醉之时。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漫游江南途中所作。前两句写诗人在贾岛“盍簪堂”观赏了红梅,并作诗一首寄给贾岛,希望他能将诗题上堂中。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问候
【注释】 元:原本。垂垂:雪下的样子。团:聚集。藤枝芒屩:指梅花枝条上的花蕾,形似芒草和竹叶的尖端。堪:能。料理:整理。看:观赏。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梅林中的即兴之作。首句“梅花元不怕春寒”是全诗之眼。梅花原不畏冬寒,而当春寒袭来时,它仍迎风开放。这正表明了诗人的傲骨与高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梅花精神的喜爱之情。次句“想见垂垂雪作团”,是说想象着梅花枝条上凝聚的雪花,就像雪团一般洁白晶莹
注释: 偶怀普照经寮附火寄夷白老:我在普照经寮旁点火,寄给夷白老(指友人)。 北湖头白懒觅官,只办诸方寻衲子:我懒得去谋求官职,我只要去各地寻找和尚。 要拥经寮一丈炉,烦渠好作来苏水:我要在经寮里点燃一丈高的香炉,麻烦你给我准备些药水(“来苏水”是中药名,即苏合香丸)。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的信仰和对佛法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的“普照经寮”,是指一种修行场所,通常用于僧人进行诵经
注释:郁李花开如雪,用珍贵的瓶子收藏它。 玉妃春行不落莫,授馆独有青玻璃。 是身未办堕杂染,高自标致真希奇。 译文:郁李花盛开,像白雪一样,用珍贵的瓶子收藏它。 玉妃春天出游,没有落下的,授馆只有青玻璃。 他的身体尚未沾染世俗的污垢,高雅的气度非常独特
注释:我离开梁州和宋都已经九年了,孤独地归来却成了一副尴尬的面相。我是头发已经秃光的边关将士,淮南百姓对我施舍米来表达他们的善意。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归途上所写。诗中抒发了他长期被囚禁的悲愤,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有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富有哲理性
【注释】 还山阳简相之并示炯:把这首诗寄给山阳的简相之,也把它给我看。 今年:指今年冬天。 雪花大如许:雪花这么大如如此。许,大约。 作淮南万点梅:雪花像万朵梅花一样落在淮河以南。 北湖头:在今安徽合肥西北。 白得饱饭:吃得饱饱的。 故为淮南风月来:因为这里有风有月。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友人在合肥相聚时的酬唱之作。诗中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