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内容,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与选项涉及的内容进行比对,即可作出判断。 “休论驼背锦模糊”,不要谈论我的驼背像锦绣一样模糊(指驼背);“且试腰间金仆姑”,暂且试一下腰间挂着的金仆姑;“边头可是怜侬辈”,边境上的人是不是可怜我们这些人?“忽作徐熙雪雁图”,“忽”字表明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注释】 1. 永夏追凉得午阴:永夏,夏天。追凉,避暑之意。午阴,中午的阳光。指在夏天中午的树荫下避暑。 2. 扶藜:拄着拐杖。 3. 应怜老子腰脚健:应该怜惜我这个老头腿脚还健壮。老子,对老人的尊称。 4. 可是禅房花木深:然而禅房中花木繁茂,幽深静谧。禅房,佛堂,佛教徒居住的地方。花木深,花木繁盛幽深。 5. 卷帘高竹与佳色:推开窗子,让美丽的景色进入房间。卷帘,拉开窗帘。 6.
注释:江头洲渚,傍晚时分,夕阳斜照,映衬出一片宁静的景象。宿雁归来,它们已经回到了圆沙的栖息地。老子尚堪,我仍然能够穿着鞋袜,依然可以行走在这片天地间。凭君着意,请你多费心力去询问梅花。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头洲渚的景色以及宿雁归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诗中“宿雁已复取圆沙”一句,生动描绘了宿雁归来的情景,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
注释:我从来对山水情有独钟,不怕霜染鬓发,想要寻找南徐州的山。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抒怀诗。首句说诗人素来喜爱游历山水,不惧年老,第二句以“安得”二字表达诗人渴望大勇健之情,第三句说希望寻访南徐州的山水胜地。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远高远
【注释】 茏葱:茂盛的样子。 峭茜:指高峻的山峰。 时出奇诡解我颐:时而展现出奇异的景色,令我开颜欢笑。 胡笳:古乐器,用羊皮或马尾等制作,吹奏时发出悠扬的声音。 摩诘:即王维,唐代诗人。 【赏析】 《太和道中和颐字韵》是宋代文学家、画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太和道中的风景和自己的感受。 首句“茏葱峭茜朝日微”,描绘了早晨太阳初升的景象,用“茏葱”形容山峦叠嶂,“峭茜”形容山势险峻
注释: - 古殿珠:指寺庙的红墙。 - 塞上归来两鬓蓬:意指在边塞上归来,头发已经花白。 - 饱知边马依北风:意指我熟悉边疆上的马匹都依偎在北方的风中。 - 从他垂棘连城璧:意指从他那里得到一座用垂棘(一种珍贵的木料)建成的城池。 - 乞我僧伽古殿红:意指请求给我那座古老的寺庙,它的颜色就像红色的墙壁。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塞上归来的场景
【注释】简友:写给友人的信。鳞鳞:形容水流的波纹。溪水环绕屋舍,水面上波纹闪动。溪边桃花盛开,正迎着人儿。桃花开放美丽诱人,但桃花盛开时,也是人们离别的季节,因此桃花盛开也意味着别离。幽事:深奥难解的事。 【赏析】此诗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溪水环绕屋舍,水面上波纹闪动;次句写溪边桃花盛开,正迎着人儿;三、四句写桃花盛开时节正是人们离别之际,所以桃花盛开也意味着别离。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译文】 我被贬谪居住到荆南,写了很多诗,现在把它们刻成两轴。丙戌年夏天乘船返回润州,路经汉阳时,廖明略邀请我到郎官湖饮酒,我就把诗拿给他抄录。明略坚持要我写上序言,我答应了他。可是不久他的船行得太快,约定他回来后给我看。不幸明略已经死了,这本诗稿也再也得不到了。现在我把可以记叙下来的内容都记录下来。有些忘记的,以后再向渚宫诸友借来抄录。可是平生写话总是老不能自止
和人梅诗 玉妃从以万玉女,正倚广寒琪树柯。 端怜横笛陇头罢,不恨落梅江上多。 翠袖清尊知老矣,薰炉茗碗奈侬何。 梦惊篷背遽如许,会唤阳春有艳歌。 注释: 1. 玉妃:即月亮中的嫦娥。 2. 万玉女:《云笈七签》卷八十六《太上洞玄灵宝元黄赤庭大洞真经》中有“玉女五千”之说,这里借指仙女们。 3. 广寒:即月宫。 4. 琪(qí)树柯:用琪树的枝条形容月亮的形状,琪树是传说中的仙树。 5. 端怜
诗句释义: 1. 十二月八日携家过因胜:指的是在十二月的第八天,带着家人一起经过因胜这个地方。因胜可能是一个地方名称,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地点。 2. 吾人真铁人:表达了一种自豪和自信的情感,认为自己像铁一样坚强。 3. 畴昔已百炼:畴昔指的是过去,百炼则表示经过多次磨练或考验。这句话意味着过去的自己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磨砺和考验。 4. 携家过残年:携家意味着带着家人一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