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礼
【注释】 寄:寄情。因胜观老:因观赏胜地而感叹人生易逝。 秋晚铜炉一炷香,人间馀习未全忘。 秋晚时点燃一支香,人世间的习俗还没有完全忘记。 云溪:指隐士所居之地。 雪屋:指隐居之处。 投老:谓年老退休。 飘转:指生活无着落。 文字:指文章、著述。 他时:将来。 妄揣量:胡乱推测。 少陵:杜甫的别号。 空白发:白发满头。 敢期重赋赞公房:不敢期望重新写诗赞美您(杜甫)的居室。 【赏析】
【注释】: ①题沙泉鹊梨古柳:诗人来到沙泉,看到鹊梨树上的柳树。 ②殊方:远方。飞:飘散。 ③底:什么。肯:难道。相遗:不相抛弃。 ④含愁:指含着哀伤和忧郁。红雨:落花如雨。 ⑤绝恨:极度痛恨。独眠清昼时:独卧在清静的白日里。 ⑥古井犹窥光灿灿:依然可以见到古井中映出的光亮。 ⑦儒冠不道鬓垂垂:儒冠是古代读书人戴的帽子,鬓下垂垂表示年老而头发已白。 ⑧鸟歌长日偏称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破解午梦晴鸟呼,起唤奴人转辘轳: - 破:打破 - 午梦:中午的梦境 - 晴鸟呼:晴朗的天空中飞过的鸟叫声 - 起唤:叫醒 - 奴人:仆人或侍从 - 转辘轳:转动辘轳,使井上的水桶上下运动 2. 半世奇奇兼怪怪,一春白白与朱朱: - 半世:一生的一半时间 - 奇:奇怪 - 兼:同时 - 怪:奇异 - 一春:一个春天 - 白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柁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 处处谈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 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 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 注释: 1.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把船放出去之前,先把书信寄给普照老友(普照是僧人的号)。 2. 舵楼澹沲冬日斜:舵楼在冬天的时候显得更加宁静和平静。 3. 半世三钟并五车:形容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很长,就像有三个小时的铃声和五辆车的时间一样。
怀子苍 烂烂白眼安在哉?只今怀抱向谁开? 端知脊梁只似铁,想见舌本长如雷。 茅屋关心句突兀,藜羹不糁胸崔嵬。 江头日日望好语,有底都无驿使来。 注释: 1. 烂烂白眼安在哉?只今怀抱向谁开?——意思是,我那被世人误解和抛弃的白眼如今还存在吗?我现在还有什么人可以依靠呢? 2. 端知脊梁只似铁,想见舌本长如雷——意思是,我知道我的脊梁就像铁一样坚硬,而我想见我的舌头像雷一样大。 3.
诗句原文: 抱瓮灌园,独怜帆腹会孤掀。双轮有蒲良未好,束帛加璧安足论。少日读书守贫巷,异时簪笔登修门。相思徒吟老驼句,不见君来欲断魂。 译文与注释: 我抱着水瓮想要去灌溉菜园,却只有船桨在水面上掀起涟漪,这让我倍感孤独。即使双轮车和蒲草都有了,但仍然觉得这些工具不够好,无法满足我的需要。我曾经在贫瘠的小巷里度过年少时光,那时读书是我唯一的寄托。后来当我终于有资格进入仕途,成为朝廷重臣时
诗句输出:秃发羁臣百不忧,树头树底鸣栗留。 译文输出:作为被征服的少数民族首领,我心中没有任何忧虑,无论是在高高的树梢还是在深深的树林里,都能听到我的领地里传来的栗木鸟的叫声。 关键词注释: - 秃发羁臣:指宋朝时期被征服的少数民族首领。 - 树头树底:指树林中的各个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广阔和深远。 - 鸣栗留:形容栗木鸟的叫声,留在这里回荡。 赏析:
元日呈王长元次元关圣功 是身久付一蒲团,半世读书真画墁。 唤取平生三语掾,来分投老五辛盘。 犹堪白堕尊边笑,端奈红梅花底寒。 莫问侏儒饱欲死,从教霜雪映南冠。 注释: 元日:指正月初一。 王长元:指王长文。 次元:这里指王次元。 关圣: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忠勇闻名天下。 蒲团:佛教中的一种坐垫。 画墁(màn):用白粉抹地,表示没有打扫干净。这里比喻白白浪费了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然后一一核对每个选项,看其是否符合诗意和逻辑。 (1)“梦过”两句:诗人夜宿在盱眙城,梦见自己追随着普照老和尚去了。 (2)“篷背”“篷底眠”:船帆上覆盖着霜,船篷里是睡着的。 (3)“梦中犹念草鞋钱”:梦中还想着那卖草鞋的钱。 (4)“强炊”两句:勉强煮了一锅饭,也趁着千艘落水船去吃了。 (5)“居士”两句
注释: 手捉长藤懒坐禅,起行饱饭且攲冠。 这句诗的意思是:拿起长藤当枕头,懒得打坐参禅,吃完饭后随便歪斜着帽子,悠闲地散步。 稍怜腊后霜畦色,已落春前汤饼盘。 这句诗的意思是:稍微可怜一下冬天后的霜冻田里的颜色,已经落在春天的汤饼盘子上。 快过邻墙无量酒,可奈淮楚如许寒。 这句诗的意思是:快点喝完隔壁家的美酒,无奈淮河和楚国的天气那么寒冷。 一树梅花合催发,垂垂要遣腐儒看。 这句诗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