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礼
【译文】 我攀爬山花又见到了晴朗的天气,抖掉了身上的尘土,如同季札重游吴地一般。哪有好事人会来载酒相邀?只有那幽鸟懂得唤醒人。年老体衰并不遗憾,五鼎之食在从前不曾珍爱。如今只好用红艳的花朵来娱抚我的眼睛,他时细说淮南春天。 【注释】 1. 次坰:地名,今河南省汝南县西。 2. 攀翻:指攀折。聊复得晴景:犹言“再逢晴景”。 3. 抖擞:掸去、拂去。 4. 貂裘:用貂尾织成的皮袍。 5. 季子
次周开祖游鹤林韵 消渴茂陵端倦游,穿云踏石良未休。 诸天办供林谷晓,一寺鸣钟江海秋。 吾曹大是许询辈,道人岂非支遁流。 莫因妻儿要归去,杖藜聊为茶铛留。 注释: 消渴:形容口渴。 茂陵:汉文帝刘启的陵墓,故址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北。 端倦游:指厌倦了世俗的繁华和喧嚣。 诸天:佛教用语,指天上所有的神祇。 办供:准备供品。 林谷:树林山谷,泛指山林。 一寺:一座寺庙。 鸣钟:敲响钟声。 茶铛:茶具。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诗句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等,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中,“怀春”是题目,“底物遗我堪解颐”是第一联,“风味不除惟白堕”是第二联,“老夫只觉禅坐好”是第三联,“儿辈争论句法奇”是第四联,“到处何曾问炊米”是末联,“半生人笑北湖痴”是结语,其中颔联中的“黄鹂”为关键词,尾联中的“痴”为关键词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携家游南山 - 释义:带着家人去游览南山。 - 关键词:南、山、家、游览 2. 都梁山色杨柳青 - 释义:整个都梁的山色和柳树都是青色的。 - 关键词:都梁、山色、杨柳、青色 3. 天乞羁臣如许情 - 释义:上天祈求给予我这个羁旅的臣子这样深厚的情感。 - 关键词:羁臣、许、深、羁旅 4. 不嫌野褐垂垂老 - 释义:不介意我的衣衫破旧,像野草一样垂垂老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久傍修门乏壮图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地靠近(修门)却缺乏宏伟的计划或目标。"傍"在这里意味着贴近,"修门"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指一种建筑风格。"乏壮图"表示缺少宏伟的想法或计划。 2. 侵寻华发欲捐书 -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头发逐渐变白,想要放弃书籍去学习新的事物。"侵寻"指的是时间的推移
【注】红梅已开,故作此诗。 十日天寒守圭窦,今朝对客何佳哉。 春催江上红梅发,雪唤淮南青子来。 从儿作相论句法,乞我浇馋持酒杯。 半世儒冠今种种,端须拽取鼻头回。 赏析: 《红梅盛开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二句写景,点出题意。“红梅”即“早梅”,为陆游所爱。他早年曾写过一篇《喜晴》,歌颂早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十旬”句说天气寒冷了十天。“今朝”句说今日天气回暖
【注释】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时值北宋政和二年(1102),诗人在杭州任上。 端:正。期:希望。折脚茶铛:用陶土烧成的粗陶器,用来煮茶。解颐:舒展面部表情,指饮茶之乐。银毂:银制车轮,指车。春事:春天的事务。毛锥:笔,这里指写作用的笔。真痴绝:非常愚蠢。惊倒群儿要语奇:使小孩子听了感到惊奇。要:助词,表强调。梅花从定出:梅花是从定慧院旁小园中开出的,定慧院位于今浙江天童寺内。横担拄杖傍疏篱
【诗句释义】 同曾公卷出南城 同曾公一起卷起帘帷走出南城。 着处篮舆得小停,偶寻奇诡对屏星。 在何处乘坐着轿子停下,偶然发现了奇异的美景和星星相对映。 山南山北有幽啭,树底树头惟落英。 山南山北都有鸟儿悠扬婉转地唱着歌,树下树上只有落花飘散。 两鬓已脱吾种种,三眠欲罢渠青青。 我的双鬓已经白了,但睡眠的时间还要延长;他的睡眠时间快要结束了,却依旧绿意盎然。 招提故作疏钟晚,更约杖藜来细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释疾见招》。 第一句:“年年御焙试春风,白玉宫人拆绛封。” 译文:每年春天皇帝会派御焙师去试焙新茶,白玉宫人会打开绛红色封印。 注释:御焙师是皇宫中的专职茶艺师,负责品尝和制作各种名贵的茶叶;绛红封印则是指珍贵的茶叶需要用红色的封印来保护。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宫廷中春日的景象,充满了皇家气派和繁华。同时,也暗示了作者与皇室的紧密联系。 第二句:“畴昔饥肠知脱粟
这首诗是李纯师赴黄檗(禅宗寺庙名)时,用李师颜的韵脚所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主题“黄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黄檗寺的壮丽图景,以及李纯师赴任的心情和期待。 沙尾潮生浪影微 —— 在沙洲尾部,海水涨潮时波纹细腻,水影若隐若现,如同微风拂过。 东风洲渚蕨芽肥 —— 春风吹动洲渚,嫩绿的蕨菜长得茂盛。这里用“洲”指江边的陆地,而“蕨芽肥”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