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来分析即可。“午寝”意为:午时睡觉。“旧诗零乱满藤床”,意思是旧诗零散地落在藤床上,“旧诗”指的是作者的诗词,“零乱”指诗词凌乱不堪;“满藤床”指的是诗词布满了整个藤床。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的诗词杂乱无章地散落在藤床上。“绿映帘深一缕香”意思是绿色的帘帐深处飘荡着一缕清香
【注释】 墙外竹:即“墙外竹,墙内人”,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意指诗人自比为“墙内人”。亚:次。箨(tuò)解:笋壳脱落。馀斑:斑点。幸入:有幸进入。穷相眼:仔细端详。不为此君青:不能使竹子青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喻。“墙外竹”是说自己像竹一样,生长在墙外而不得见天日。“森森新竹亚墙屏,箨解馀斑粉泪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就像墙外的竹子一样,郁郁葱葱,高耸入云
夜凉听雨 暑雨沉沉夜正深,凉欺客枕梦频醒。 虽然未是秋时候,滴在梧桐亦厌听。 注释: 夜凉听雨:夜晚凉爽的时候听着雨声。 暑雨沉沉夜正深,凉欺客枕梦频醒。 暑热的天气中,雨水连绵不停,夜晚也变得特别深长。凉意侵入枕头,使得我频繁地从梦中醒来。 虽然未是秋时候,滴在梧桐亦厌听。 虽然现在还没到秋天,但那滴滴答答的雨声也让我听了感到厌烦。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夜晚听雨的情景
【注释】 畎亩:田间,田地;镜中分:如镜子一般,田中的水波在镜中映出。沧波杂断云:沧浪的波涛与断云相杂。向来官里赐:从前官府赐给土地。今属野人耘:现在归我耕种。怀古:怀念历史。天难问:天意难测,不可询问。贪吟:喜欢吟诗。起诵:吟诵诗文。想余芬:想象那美好的遗风余韵。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联“畎亩镜中分,沧波杂断云”,用镜子映出的景色比喻田野中的水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思想主旨、重要意象、主要手法和创作背景等。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题中“碧霄路底作生涯”,意谓在高远的碧空之下,自己选择了一种超俗脱凡的生活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云亦何曾定有家”,意谓云飘浮不定,又哪里会有一个固定的居所呢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玉蝴蝶(即杜鹃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过去的感慨。 首句“芳意深深掩绿苔”,描绘了玉蝴蝶在春天的气息中绽放,它的芬芳浓郁,几乎要被绿色的苔藓所掩盖。这里的“芳意”指的是春天的气息,而“深深”则形容这种气息的浓烈和深远。 第二句“粉团香翅自裴回”,则是对玉蝴蝶形态的描写。它有着丰满的花朵,犹如粉色的云团,翅膀展开时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注释】 道间:田间小路。 桑叶:一种植物,可食。 麻正长:正在长出。 缫车:织布用的机械工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风光的小诗。首句写溪水涨满晴沙,次句描绘了傍岸的几座稀疏的竹篱茅舍。三、四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桑林中的情景,“桑叶又抽麻正长”表明桑林已生长得很茂盛,而绿阴深处传来的是缫车的声音,表现了农家的繁忙景象。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是田园诗中的佳作
【注释】 1. 山行:指游览山林。未成:未能实现。 2. 明叟:作者自称。 3. 晋水:晋朝时期,山西一带的河流。 4. 忘机盟:比喻与自然和谐相处。 5. 伐木:砍伐树木。雏莺:初生的黄莺。 6. 物亦知人意:万物都知道人的心意。 7. 春宁有世情:春天安宁时没有世俗之情。 8. 幽寻:隐居深山。空:徒然。作计:设谋。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游山赏景中即兴吟咏,以抒发自己的隐逸情怀
诗句释义 1 规模应甲刹 - “规模”指寺庙的规模大小,“甲刹”指的是寺庙的宏伟壮丽,意味着这座寺庙在规模上是无与伦比。 2. 殿阁拥金仙 - “殿阁”指的是寺庙中的殿堂和阁楼,“金仙”可能指的是佛像或者装饰品,这里形容寺庙中金碧辉煌的装饰。 3. 岁歉炊烟绝 - “岁歉”指的是年景不好,“炊烟”指做饭时冒出的烟雾,“绝”表示消失,这里形容因为年景不好,寺庙里没有炊烟升起。 4. 城低野色连
注释:小琼花,即牡丹花,此处指代广庭中的牡丹花。世间哪能有这样的云英,即世间哪能有如此高贵而美丽的牡丹花。霓裳一曲,即舞曲《霓裳羽衣》,这里形容牡丹花开时如仙女般美丽。惆怅瑶阶月自明,即感叹自己只能在月色下独自欣赏牡丹花。 赏析: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的美貌与气质。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牡丹花与云英相提并论,突出了其高贵典雅的特点。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