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枢
注释: 1. 龙泉:指传说中的神仙之水,传说中饮之可长生不老。 2. 柴荆:这里指柴门,泛指山野小屋。 3. 骑鸾上玉京:指骑鸾升天,形容飞升成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朝阳洞中的感受。一开头,就描绘了诗人进入朝阳洞后,心境变得宁静,所有的烦恼都随之消散的情景。接着,诗人又找到了一个古洞,进入了柴门,仿佛是回到了人间。然而,当桃花落尽时,他发现春天已经过去,再也无法欣赏春花烂漫的美景了
注释: 夜坐有感 不为名所累,应是得安居。 客梦方知幻,身谋反似疏。 风高秋塞远,雨急夜窗虚。 犹望收来效,频翻旧读书。 赏析: 夜坐有感,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夜晚独坐,有所感的诗歌。 首先看第一句“不为名所累”,这里的“名”指的是名声和地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被外界的名声和地位所困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心态在古代文人中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是“应是得安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及赏析语言的能力。此题考核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并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解释诗句内容。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注意将题干中的“禹庙”改为诗句,然后根据注释作答。 “且要尽清欢,须知一出难”意思是
酬山月江与投赠 皇帝的京城风光美,我随缘适宦情。 却居城郭外,不杂市廛声。 水国霜天冷,梅庭夜月清。 正惭无雅韵,敢说到诗名。 注释: 帝里风光好,随缘适宦情。——皇帝的京城风光美,我随缘适宦情。 却居城郭外,不杂市廛声。——却居城郭外,不杂市廛声。 水国霜天冷,梅庭夜月清。——水国的霜天寒冷,梅庭的夜晚月光清澈。 正惭无雅韵,敢说到诗名。——正惭愧没有高雅的韵律,怎能说到诗名。 赏析:
下面是对《峮山铺》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未说路行难,山深分外寒:还没有开始说话,就已经觉得路途艰难。因为山路太深,所以感觉格外寒冷。 - 晚村林隐寺,春润石鸣滩:傍晚的村庄中树木茂密,隐藏在寺庙之中。春天,润湿了的石头在滩边发出响声。 - 薄宦曾无补,劳生敢自安:我作为一个官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不敢说自己能够安心。 - 羽书虽较少,备禦莫教宽:虽然收到的军令不多,但也不能松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送黄溱游金陵”,要求学生逐句翻译并赏析诗句。然后根据要求作答即可。 “六朝多旧事,谁与问江山。”意思是:六朝时期许多陈迹,谁来询问这江山的得失?诗人借问江山,抒发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六朝是历史上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王朝的合称,这里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即东吴
【注释】 一炷夜香清——点出诗人夜深人静,独自品味茶的清香。 挑灯听雨声——在微弱灯光映衬下倾听雨声。 虽然添客梦——即使增加了主人的睡意。 却可助诗情——却也给诗人的创作带来了灵感。 泽沁兰心重——雨水滋润着兰花的心。 泥酥笋角萌——泥土潮湿而笋头嫩芽生长。 山行频有约——常常与朋友约定去山上行走。 日日候晴明——每天都期盼着晴朗的天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听雨的小诗
【注释】 登应天塔:登上应天塔。应天塔,即金陵城上的观象台。云级涌青冥:云雾环绕着层层台阶直上青天。金鳌载宝轮:金光闪闪的金鳌载着车轮。地高心自逸:地势高,自然感到心旷神怡。天近足无尘:天空近在眼前,连尘土也看不见。图画千峰晚:如画的山峦在夕阳下显得分外秀丽。万井春:万户人家的村庄,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三生许元度,曾此证前身:佛家说三世轮回,今生能在此建塔,前世一定也曾来过此地。 【赏析】
宿接待寺 梵境忽巍峨,门前对市河。 有心弘誓愿,于此接经过。 郭近人声杂,檐高雨气多。 规摹逾百载,犹说喻弥陀。 注释: - 宿接待寺:住宿在接待寺庙中。 - 梵境:佛教圣地。 - 门:寺庙的入口。 - 对:面对。 - 市河:市场的河流。 - 心:内心。 - 弘誓愿:广泛传播誓愿。 - 接经:接受佛法。 - 郭:城郭。 - 杂:杂乱。 - 檐高:屋檐高高。 - 多:密集。 - 规摹:建筑风格。
【注释】 跨水道间:在江边渡口。 店舍总迢遥:旅店的住所很远。 山深转寂寥:山中幽静,令人感到寂寞。 看鸥临远水:看着野鸭靠近江水。 下马过危桥:下马步行过险峻的小桥。 晴雪林间少:晴朗的雪光映照在树林中,雪很少。 春风野外饶:春风使野外的景色更加美丽。 此行为王事,旅食任萧条:因为这是为君王办事,所以旅行中的饮食要简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