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绩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与主旨、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以及作者的情感。解答这类试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赏析。本诗是诗人在南坡小园路口的安柴户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南坡的喜爱之情。 “小园”三句:小园的门口有柴户,天天都有山翁亲自开门。柴户,柴门。这里指隐居山林的人。山翁,指隐居山林之人。 “禽有色声皆可玩”:鸟禽有色声都可欣赏。玩,欣赏。 “花无香实不须栽”
谢高左藏惠墨竹 一幅笺笺幻墨起秋风,便与兰亭景致同。 料得挥毫盘礴际,渭川千亩在胸中。 注释:谢高左藏给我送来了一幅精美的墨竹图,这让我想起了秋天的气息和兰亭的风景。我能够挥毫泼墨,尽情地表达我的心境。我想到了渭川的广阔田野,那里有千亩的庄稼,就像是我内心的世界。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墨竹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墨竹的美,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也通过墨竹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注释: - 客鬓萧疏渐秃翁,归来恍与鹤仙同。 - 客鬓:客人的鬓发,形容人年纪大了;萧疏:指稀疏、稀疏的样子;渐秃:渐渐变秃了;翁:指老头;鹤仙:指古代传说中能飞升成仙的人;恍:好像;与:比得上;同:一样。 - 山川米老画图上,风月放翁诗句中。 - 山川:指山水风景;米老:指宋代画家米芾;画图:指绘画作品;上:放在上面;风月:指自然景色和风雅的事情;放翁:指范成大;诗句:指诗词歌赋;中:里面
【注释】 笭箵:古代的一种酒器。 汀(Tīng)鹤:水边的鹤。 作画图:指以渔父的行踪为画中的题材。 【赏析】 诗中写一位渔人,在清秋时节,携着满壶美酒,来到湖边。他看到湖面上鱼鳞翻滚,酒壶里的酒已满满的,便坐在岸边,欣赏着这清幽的秋景,不时地喝上几口。此时,一只鸥鸟飞来,与他相伴。诗人通过“清孤”二字来形容这景色的静谧与高洁。而在这清冷孤独的景色之中
这首诗描述了古寺的宁静和老僧与山童之间的交流。 1. 迎庆避暑:迎接夏季的到来,享受避暑的乐趣。 2. 古寺无风地亦凉:古寺没有风,所以也很凉爽。 3. 人家难得此修廊:在这样的地方,人们很少能看到这样的修整过的走廊。 4. 老僧贪说葛藤话:老僧贪婪地讲述着葛藤的故事。 5. 不觉山童上晚香:不知不觉中,山童已经上了晚香。 6.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寺的安静和老僧与山童之间的互动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拄笏西山一笑中:诗人在西山脚下,拄着笏板,面带微笑。 - 挂帆犹及栋花风:挂帆启航,尚可感受栋花(楝树)吹来的清风。 - 此身可是屠羊说:我是否像屠羊说一样,一生都在谈论屠宰之事? - 馀事宁非失马翁:其余的事情又岂能不是像失马翁那样令人忧虑? - 不问鬓毛成早白:不去询问年岁已长,鬓发早白。 - 免将痴面发羞红:避免让因年老而变红的脸色变得羞愧。 -
林壑闲步二绝 懒不看书不赋诗,树阴浓处坐移时。 世间此等清闲福,问着渔樵却不知。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懒得读书也懒得写诗,坐在茂密的树荫下休息了很长时间。世间这样的清闲福气是难得的,如果向渔民和樵夫询问,他们可能也不知道。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树林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他懒得读书、写诗,而是选择在树荫浓密的地方坐下休息。这种生活状态是一种难得的清闲福气,但当有人问及时
【解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秋,时作者正任国子监博士。蔡君谟赴赣辟,诗人赠诗以赠之,并劝其“心平事必得其宜”。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之意。 第一句“同游两见菊花时,忍对西风话别离”,点题送别,言与友人在菊花盛开的时候相会,如今却要分手告别,不禁感慨万千。 第二句“官远人应观所主,心平事必得其宜”,是说友人虽远离朝廷,但应当关心国事,做到心平气和,做事才能得当。
【注释】 瓜:指甜瓜。 冰泉浸绿玉:用冰水浸洗甜瓜,如同冰泉水浸泡着绿玉一样。 霜刃破黄金:用锋利的刀切瓜果,如同用刀刃割碎黄金一样。 凉冷消晚暑:甜瓜在炎热的夏天里吃起来非常凉爽,能够消除一天的暑热。 清甘洗渴心:甜瓜的味道清新甘甜,能够帮助解除口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里吃甜瓜的情境和感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甜瓜的美味以及带给人的快乐。诗人通过对甜瓜的细腻描述
【诗句释义】: 荷渚盟鸥冷不飞,此番可与报归期。 结庐虽小尚堪隐,负郭纵荒何虑饥。 吟得四灵无避处,铸成一错在来时。 吾家浸碧幸无恙,草梦何须必谢池。 【译文】: 送别荷渚的兄长自永嘉归来越地, 荷渚盟鸥寒冷不飞翔,这次可以一起返回家园。 虽然我建的小屋简陋但还堪以隐居, 虽然荷渚荒芜但我不担心饥饿。 我在此地吟诵四灵诗歌没有忌讳, 铸造了一只错误却因时光而变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