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绩
雁山章君以江山无尽图求诗写此何人云梦胸,色尘真幻等成空。 看君一轴画图上,在我半生行记中。 剡水回舟乘夜雪,楚江燃烛听秋风。 转蓬踪迹徒劳耳,心愧雁山头白翁。 注释: 雁山章君:指诗人的朋友章士钊。 色尘真幻等成空:色尘指的是世俗之物,真幻则比喻真假无常、变化不定。 看君一轴画图上:指章士钊所画的《江山无尽图》。 在我半生行记中:指诗人自己一生的行踪和经历。 剡水回舟乘夜雪,楚江燃烛听秋风
送蔡廉夫赴赣辟 西山映照清水声,知道扁舟破晓行。 我欲梦魂随去棹,君应望眼断高城。 红莲绿水官中事,白酒黄花客里程。 从此郁孤台上月,十分知为故人明。 注释: - 西山影淡水无声:西山的影子映在静静的水中,没有一点声音。 - 知道我扁舟破晓行:知道我的小船在破晓时分出发。 - 我欲梦魂随去棹(zhao):我想要我的梦境和灵魂随着船桨一起前进。 - 君应望眼断高城(gōng chéng)
【注释】 适爱:喜欢。全怜:全部喜爱。鸥鹭乡:比喻隐居之地。布衾(qīn)魂梦稳:用布做成的被子,使魂魄安稳。蔬食齿牙香:素食,口中有清香。多隙地:多空地。书台:指写字用的书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的小诗。 第一句“适爱贫居好”是说作者喜欢居住在贫穷的地方。“适”即“喜欢”,“适爱”就是“喜欢”。这句诗是说自己喜欢住在偏僻、清静的地方。这一句看似平常
【注释】 ①出郊:即出游。 ②第:第一。 ③花底树:指树下的鲜花。 ④云裹:被云遮盖。 ⑤渔子:打鱼的人,这里借指渔民。 【赏析】 《出郊》,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平仄协调,韵律和谐。首二句写出游的喜悦心情和春游的新鲜感受;三四句描写春日山间景色;五六句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天水色图;最后两句,诗人以问答的形式,抒发了一种旷达豪放、自得其乐的情怀。 “难得晴如许”,是说难得有这样好的天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诗句: 1. 惭愧轻舆寄仆肩,蛇蟠小径入层巅。 - “惭愧轻舆寄仆肩”:表示诗人感到羞愧,因为车辆过于轻巧,以至于需要他亲自扛着。 - “蛇蟠小径入层巅”:描绘了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径,如同一条巨大的蛇盘绕在山顶上。 2. 升高但觉少平地,视下方知在半天。 - “升高但觉少平地”:表示随着海拔的升高,地面上的平地逐渐减少。 -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前四句是写诗人在东关的所见、所思,表现游子离家别愁;后四句则写游子归家之望,抒发羁旅之苦与归心之切。 (1)“离越”意思是“离家乡”,即指游子离别故土。“东关”指的是作者家乡所在的东关。“寒水深”描写了冬日江上寒气逼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游子别家心”是说游子离别故乡时的心情。游子因思念家乡而产生离别之情,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描述了一位渔父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 译文: 换米养活妻子,余钱买酒请客。 船前如同树叶般摇曳,世间事纷繁如麻。 独自一只鳖过深浦,伴着鸥鸟在浅沙。 旁人问起醒与醉,鼓桨划入芦花中。 注释: 1. 换米活妻子: 用换米的钱来养活妻子。 2. 馀钱付酒家: 剩余的钱用来买酒。 3. 身前舟似叶: 形容船在水面上行驶时的样子,像树叶一样轻轻摇晃。 4. 世上事如麻:
和牡丹韵 园工巧栽接,树树品新奇。 富觉春无厌,贫疑地有私。 色须绡幄护,名记玉牌垂。 若说能倾日,墙根有晚葵。 注释: 1. 园工巧栽接:园工巧妙地栽种牡丹,每棵树都独具特色。 2. 树树品新奇:每棵树的品质都是新奇的,与众不同。 3. 富觉春无厌:富贵的人觉得春天没有尽头,他们总是对春天充满期待。 4. 贫疑地有私:贫穷的人怀疑大地对他们有所偏爱。 5. 色须绡幄护
【注释】 1. "老桧":指古松。 2. 虚房:空房间。 3. 参句读:学习诵读诗书。 4. 临字识偏傍:临摹汉字,认识偏旁部首。 5. 婢织蒲为履:婢女用蒲草编成鞋子。 6. 术当香:用艾蒿熏制药物。 7. 兴来吟不就:兴致来了写诗却写不好。 8. 频与月商量:频繁地和月亮商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书房中悠然自得的情景。 第一句“老桧倚虚房,能生九夏凉。”描述了古松在空房间中
溪翁惠秋兰 不梦灵均久,西风为返魂。 顿忘千载远,但喜一香存。 劲叶牵湘色,疏花洗露痕。 勿嫌盆盎小,能贮雪霜根。 注释: 1. 不梦灵均久:不梦见屈原(灵均)已久。灵均是屈原的字,这里表示怀念屈原的情感。 2. 西风为返魂:西风象征着秋天,而秋天是诗人思念的季节,因此可以看作是秋风带来了屈原的灵魂归来。 3. 顿忘千载远:一瞬间就忘记了千年的距离。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之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