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注释】 惨澹:凄惨暗淡。胡沙:指北方的沙漠。草木腥:草木被风吹得发出臭味。贤城:指建康。策勋(zhe xūn):立战功,记功。归去:指辞官回家。憾:遗憾。挽:阻止。天河:银河。洗甲兵:洗甲,卸下盔甲。甲兵,兵器。 【赏析】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惨澹胡沙草木腥”,以荒凉萧瑟的环境起笔,渲染出一幅凄惨悲凉的画面:茫茫沙漠之中,一片草木的腥膻气息,使人感到一股阴森森的寒气
【注释】 1.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这是诗人对时任京口(今江苏镇江)的丰州刺史的称呼。 2. 残胡失驭走群雄:指东汉末年,匈奴单于刘渊被部将李弘所杀,其子刘聪自称汉王,建立前赵政权,并一度占领中原地区。后来刘聪的儿子刘曜又攻占了洛阳,建立了后赵政权。至此,中原地区陷入混乱,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一方。 3. 人物争归掌握中:指当时天下大势已定,各地军阀纷纷向朝廷表示忠诚,希望进入中央统治集团。 4.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译文:你持着官囊,却无法侍奉玉皇大帝,只可以像汉朝的郎,含香长存。丰碑不用书成你的功绩,自有司勋记录你的太常。 注释:持橐(tuó):拿着钱袋。无由:没有途径。玉皇:天上的帝王。汉诸郎:汉朝的臣子。司:掌管。勋:功绩。 赏析:此诗是杜甫写给京口使君丰郎中的一首挽歌。诗中表达了对丰郎中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深感慨
【注释】 挽:挽留,慰问。京口:今江苏南京市。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叔度:东汉初年名相陈平的字。何暮:何时结束。何公:指孙权。见思:怀念。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的诗。首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二句点明送别之地和原因;三、四句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写得沉郁含蓄,语浅情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再向江淮把一麾”,是说在离开京城前,诗人曾劝谏过孙权
译文 牢盆利散海隅空,一念焦劳轸圣衷。 万井春回和气满,皇华玉节到淮东。 解析 注释 - 牢盆利散:指牢盆(古代的一种容器)中的食物散落在周围,象征财富分散或损失。 - 海隅空:意指海角之地,无财可收。 - 一念焦劳:形容内心的焦虑和担忧。 - 轸:动词,忧虑的意思。 - 万井:指的是很多井,这里代指地方。 - 春回: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 和气满:和谐的气氛充满。 - 皇华
注释:少时我们就相互望着长大,已经十五年过去了。你的头发还没有花白,我却已满头白发。我打算学习那勾漏的还丹术以求长生不死。但我不忍再为你吟唱《山阳怀古》这首诗了。 赏析:此诗为诗人晚年怀念故人之词。上片写与故人相识之早及相别之久;下片以“拟求”二句自况,表示欲学还丹术求长生,而不忍赋怀旧之作。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却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注释】 1.挽京口使君丰郎中: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为诗人的朋友。丰郎中即丰稷,唐人。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市。2.开边为计苦匆匆:意为为了开拓疆土而出征。3.淮水东流战血红:指在江淮一带作战时,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河水。4.军令一申人百勇:指军队的严令一出,将士们都英勇无畏。5.议郎当日佐元戎:意即当年作为议郎辅佐皇帝出征的丰稷,如今也来为我送行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丰稷的劝勉之辞
注释: - 君不见茅屋下,四壁床敷窄。又不见朱门中,金碧锁空宅。 - 注释:《诗经》中的《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里用“茅屋下”的贫贱来比喻,“四壁床敷窄”的简陋生活来比喻。 - 宅成更欲致良材,水浮陆走空山泽。 - 注释:“致良材”即招揽贤才、聘请名师的意思,此处借指建府第。“水浮陆走空山泽”形容路途遥远。 - 茅屋区区诚已疏,朱门汲汲彼何迫。
【注解】: 先帝,指唐玄宗;龙飞第一春,比喻开元盛世。龙飞,喻皇帝的威仪;第一春,喻开元盛世;银袍,官服;鹄立,形容仪表堂堂;严宸,指朝廷。 旧侣,指与玄宗一同建功立业的功臣、名士等。 风前,指京口(今江苏镇江)。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冬。当时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出逃四川,诗人扈从至江陵(今属湖北)。在江陵期间,他写下了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哀痛之情。
【注释】 挽:送。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当时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和军事重地。使君,官名,即地方长官。丰:指丰隆,字子寿,东汉末年人。郎中:官名,掌议论应对,备顾问应对,参与朝仪等,汉时属郎中令。 【赏析】 此诗首句写诗人在青年时期就立志为国家出力。“妙年”指年轻时,“意气已横秋”是指志气已经像秋天一样肃杀、凛冽了。这二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壮志雄心。次句写他为了大计,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