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答王去非觅柳栽》。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1. 注释: - 不惜柔条折赠君:不吝惜将柔软的枝条折断赠送给您,表示愿意与您分享春天的美好。 - 与君分占万家春:与您一起共享这万家之春的喜悦和美好。 - 只愁五柳门前景:只是担心在您的门前,五柳树(柳树)不能展现出最好的景致,无法成为您家的象征。 - 不称三槐堂里人:不满足于成为三槐堂(古代贵族府第)里的一个人物
【注释】 1.高人:指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2.作饭牛歌:即“耕夫”的诗,歌颂农民耕作勤劳。3.沧浪:即沧浪亭。4.具笠蓑:即“蓑笠”,蓑是斗笠,笠是伞状头巾。5.西子:即西施,古代美女,这里比喻陈居士。6.逐日:形容生活贫困。7.效秦娥:即“学秦娥”,仿效秦娥唱山歌。8.赏析:此诗以诗人自比,说自己不愿像那些耕田种地的农夫一样辛苦劳作,而要像陈居士一样过着清贫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概括要点,表述自己的观点态度。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考生可先输出诗句,然后写出其翻译,最后写出相关的赏析点。 本题的关键词是:轩、水光弥望、木参天;绿云洞、开书幌、红锦波心、漾酒船。 译文:我登上楼阁就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莲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注释: - 淤泥除尽藕根空: 淤泥是指荷花生长的泥土,这里指的是荷花在泥土中生长。藕根是指荷花的根部,这里指的是荷花的根部被清除。空在这里意味着被清除了,留下了荷花的本体。 - 留得孤芳照病翁: 孤芳指的是独自开放的美丽花朵,这里指的是荷花。病翁指的是生病的人,这里指的是荷花给人带来安慰和希望。 - 水面亭亭尘不染:
乙酉夏述怀二绝 水边舟子竞招招,陌上车尘晚更嚣。 唯有幽人无个事,藕花深处弄轻桡。 注释: - 乙酉: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年份,即宋宁宗嘉泰年间。 - 水边舟子:指在水边摆摊的船夫。 - 竟招招:形容船夫们争相招揽生意,十分热闹。 - 陌上:指田间或路边,这里泛指城市街道。 - 车尘:指车辆扬起的尘土。 - 晚更嚣:傍晚时分更加喧嚣。 - 只有:仅仅是,只有。 - 幽人:指隐居的人,不问世事的人。
【注释】: 乙酉夏述怀二绝 乙酉年,即元丰三年(1080),苏轼任杭州通判。 岸柳风摧更绿饶, 岸边的柳树,在风中摇曳折断了枝条,但仍然长出新的绿叶; 槛花当暑自红娇, 庭院里的花儿,在炎热的夏天仍然娇艳动人; 流行一气元无息, 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 松柏何妨独后雕。 松树和柏树,即使生长在最后,也能独自傲立于寒冬腊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四句写“岸柳”“槛花”
注释: 戏谢张端衡惠牡丹并汤鹅,右军浑脱从花王。老子开盘喜欲狂。右军,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曾为《河上赋》作序,文中称赞牡丹“万花摇落独暄妍”。浑脱是唐代的一种舞蹈。老子,指李唐皇室祖先李渊。刘郎,指晋代的桓玄。浪餐鹅炙愧刘郎,意为自己吃鹅肉感到惭愧,因为桓玄曾用鹅宴请宾客。 译文: 杜甫在宴会上以戏谢的方式感谢张端衡送他的牡丹和汤鹅,他称赞这牡丹如同花王一般美丽。杜甫喜欢牡丹到极点,甚至有点疯狂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瀑布的诗,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第一句“泄云澒洞遮山腹,古木槎牙缭山足。”描述了瀑布如泄云般从高耸入云的山腹中倾泻而下的景象,同时,山脚下的古树如同参差不齐的树枝一样,环绕在山脚下。 第二句“举头百丈泻寒泉,知有高峰插天绿。”则描绘了瀑布高高的落差和清澈的水花,给人以清凉之感,仿佛可以看到那山峰之上覆盖着一层绿色的树叶。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
【注释】 云边遣兴:即《云间寄怀》“云间有寄兴,云际有遗情。我行独未至,君心焉可平”。云边、云际:指云雾缭绕之处。遣兴:抒写情怀。云边:指山的北面。 泄:流散,散去。日日冒(mào)山头:天天从山顶流下来。泄云:指瀑布飞泻。 古涧淙淙咽怒流:古代山涧中水流湍急,发出淙淙之声,仿佛在呜咽。咽:声音低沉而缓慢地通过狭窄的孔道或管道。 但得农家馀雨泽,不妨客子叹淹留:只要得到农家多余的恩泽
注释:在混乱的年代,隐士已经不闻世事,只有绿树绕舍。洞中世界与人间无异,只是一觉之后,便如同邯郸梦中策勋一样,一切都显得虚无缥缈。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官场腐败的深深厌倦和无奈。他用“理乱幽人了不闻”来表现自己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用“扶疏绕舍绿成云”来形容自己居住的环境优美宁静;用“洞中不异人间世,一枕邯郸浪策勋”来表达自己虽然身处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