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季宣
注释: 鸟云送雨过前山,白鸟将雏向远湾。 独立溪亭无个事,湍流泷石镇潺潺。 翻译: 乌云密布送来了雨水,飞过前面的山峰;白色的小鸟带着雏儿向远方的海湾飞去。 独自站在溪边小亭里没有什么事情,湍急的水流撞击着瀑布的岩石,发出潺潺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景物特征,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乌云密布送来了雨水”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二 我行永久亦何伤,仆人马痡瘏不是忙。 田卒污莱皇父去,憖遗将若守吾王。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我行永久亦何伤": - 注释: 我行走于永恒之地,又有何妨碍? - 关键词: "永久" 表示无限、长久;"亦何伤" 表达无碍、无妨。 - 译文: 我行走在永恒之地,又有何妨碍? - "仆马痡瘏不是忙": - 注释: 仆从和马匹劳累,却并非忙碌
注释:溪翁,指渔翁。清溪,清澈的溪流。丝纶,钓鱼用的丝线和竹制的鱼钩。红粒,红色的鱼饵。蘋蓑,用草编织的蓑衣,用来遮雨。 赏析:此诗描写渔翁夜钓的情景。前两句写渔翁夜晚在溪边站着,手持一根长长的钓鱼竿,鱼饵是红色的,十分醒目。后两句写月光皎洁,但看不见人;雨水从天空降下来,湿透了渔翁的蓑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句原文 导水要穷神禹迹,驱山每恨始皇移。 晋家安石非无事,高镇神头有著棋。 译文 引导河流要探索古代大禹治水的足迹,驱赶高山时常遗憾秦始皇的迁移。 晋代安石(指谢安)并非无所事事,他在高平山上有棋局。 注释 1. 导水:引导河流,引申为治理或管理。 2. 穷神禹迹:探寻并学习古代大禹治水的事迹与智慧。 3. 驱山:驱逐或改造山脉。 4. 始皇:秦始皇,即嬴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统一者。
【注释】 闻:听说。前月:过去一个月。时事:国事,指国家大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君举是前月被推举的候选人,象先也是前月被推荐的人。南宫:即南宫子,传说他是尧时贤臣,后成为商朝大臣。选:被任用。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其三:这一段时间读《易经》和《诗经》、《春秋》,共写了四首诗,第三首。 忧河之浊泣清之:忧虑黄河水浑不清,常常为它哭泣,想使黄河变清。 每笑周人切见几:经常嘲笑周朝人见识肤浅
瞿聃尽道色非色,愚圣共知东是东。 一纸画图都掌大,谁言遮壁意无穷。 注释:瞿聃:指老子,道家的鼻祖,主张“道可道非常道”等。色非色:佛教的“空”的观念。东是东:东方是方位,也是时间、空间的象征。遮壁意无穷:意谓画中藏有无限深意,难以穷尽。 赏析:诗的首句“瞿聃尽道色非色”,意思是说老子讲“道”,认为“道”是超越一切具体事物的存在,而“色”是具体的物质世界。这里的“色非色”是佛家禅宗的用语
【注释】 笺书:书信。莫笑,不要笑话。虫鱼,喻指小的学问,这里指经世济民的大道理。善学:善于学习。须通天地心:必须懂得天人关系的道理。到尽:到达极点。粤南、蓟北:泛指南北地区。前古,以前的历史。来今:现在。 【赏析】 此诗首联“笺书莫笑虫鱼注,善学须通天地心”,是说书信不要笑话那些小道消息,而要善于学习,要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这是全诗的主旨。 颔联“到尽粤南并蓟北,始知前古是来今”
注释:青田与七五兄一起创作了四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听说双鹤在青田拜访,我立刻就有了孤云竟目前的想象,听到滩水的声音和山的回声,便觉得心情愉悦,短篷斜挂,可以酣然入眠。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双鹤”自喻,写自己闲散的心情。“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表明这是为七五兄所作。前两句描写诗人听到鹤声,看到青天白云,想到自己在青田,于是产生了孤云竟目前的想法。“滩水自鸣山自绿”
注释: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事业?那就是我的家。洗脚渡头回家去吧!汉津(今湖北武汉市)的渡船是多余的,不必再去追逐那虚无缥缈的灵槎。 赏析:这首诗以“浮云”为喻,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淡薄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平淡朴实,风格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充分体现了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句释义: 1. 鼾睡懒醒先处士 - 描述某人在睡眠中发出鼾声,醒来时显得慵懒。 2. 回光坐照老宾州 - 形容某人的精神状态,仿佛有光芒照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西来大笑朝天子 - 描述某人突然大笑的场景,声音传遍整个朝廷。 4. 一宿不为桑下留 - 表示某人连夜离去,不愿意在桑树下停留过夜。 译文: 梦中鼾声如雷,惊醒后仍显慵懒。 精神焕发似有神采,老态尽显宾州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