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季宣
注释: - 读史记:阅读《史记》 - 公旦:指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 征淮难疐尾:征伐淮水时遇到困难,比喻事情进展不顺利。 - 仲尼: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去鲁速吹毛:离开鲁国时迅速行动,比喻处理问题迅速果断。 - 圣贤出处平生事:圣贤的出处,即他们的一生事迹。 - 间不容针却中惊:形容事情进展缓慢,但却能引起人们的震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
【注释】 1. 阅世光阴云掣电: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人在世间经历岁月变迁,如同时间被云和电操控一般。"阅世光阴"意味着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云掣电"则形容这些变化迅速而不可捉摸。 2. 忘形踪迹浪浮萍: "忘形踪"可能是指某人在某种情境或情感中忘却了自我,如同漂浮的浮萍随波逐流。这表达了一种对自由或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3. 翩然行逐西风去: "翩然"通常指轻盈地移动或飞翔的样子
【注释】 菩萨岩:在今江西上饶市,相传为唐代高僧鉴真所建。 强歌下里:指《下里》、《巴人》等通俗歌曲,这里指用通俗歌曲来酬答春风。下里:古代民间歌曲的一种,内容多反映农民的疾苦。 便好:就该;应该。 吊剡藤:指哀悼因剡藤水灾而亡的百姓。剡:县名,今浙江嵊州一带。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同官登西山郊坛后,即兴吟咏之作。首句写山水风光,次句写佛乘,三句写春雪,四句写吊民,全诗自然、质朴,毫无雕琢之感
诗句原文: 清游无是亦无非,陡绝圆坛一强跻。 赤壁望中公瑾在,战尘何日静征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描绘了诗人对清幽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战乱年代的忧虑心情。诗中的“清游”与“陡绝”形成强烈对比,既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1. “清游无是亦无非”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清游”意味着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交神有道非关我,元夜虚张太乙灯。 交神灵祭祀,用道教仪式来祭祀天地神灵,不是我个人的事情;在夜晚,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礼,点亮灯笼,照亮整个夜空。 拟学昌黎恸河华,扳援石磴多藟藤。 我想学习唐代诗人韩愈的情感,他曾经在《吊古战场文》中悲痛地哀悼黄河之水,而我却攀援着石磴,周围缠绕了许多蔓草和荆棘。 注释: 1. 元夜:指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2. 太乙:星名,古人认为它是天帝的使者,主管人间祸福
黄霸 赞颂他称职关东汉吏良,作公名损浩难量。 试着看鹖雀为神雀,无复飞蝗食凤皇。 注释:称赞他称职汉末的官吏非常优秀。作公名损浩难量,意为做官的名声损害了难以估量。试看鸊鶋为神雀,无复飞蝗食凤皇,意为看着那些曾经是飞蝗的鸊鶋如今成了神雀,不再吃凤凰了。鸊鶋是一种小而凶猛的野鸡,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曾害人不倦的蝗虫。 赏析:此诗首句“称职关东汉吏良”赞颂黄霸称职于汉末的官吏,十分优秀
【注释】 黄宫:指朝廷。寒威:寒气威势。合海:与大海相接。先生:指孔子。惆怅:失意,失望。雷行:雷霆震响。龙跃:龙腾跳跃。前期:预兆。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言绝句。前两句“一阳萌动黄宫下,正是寒威合海时”,写冬去春来,阳气萌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这时正是寒气最盛、海风最大的时期。后两句“闭户先生莫惆怅,雷行龙跃定前期”,诗人以雷鸣和龙舞来比喻人才,说天下大治的征兆已经出现
【注释】 拖被蒙头贪睡足:拖着被子蒙头大睡,睡足了。莎庭:庭院。卧鼓喏衙迟:躺在鼓架上迟迟不醒。宾僚:客人和下属。莫讶吾慵甚:不要惊讶我这么懒惰。忙里偷闲亦暂时:在忙碌中找点时间也是暂时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作者懒散作风的诗。首句写他“拖被蒙头”地睡个饱觉,充分表现了他那种“懒散”之态。次句写他在衙门里迟迟不醒,也正表明了这种懒散的作风。三、四句写他对下属说:你们不要因为我懒散而感到奇怪
注释: 1. 十四日从诸同官登西山郊坛冈次,孟监务韵。 2. 不论人间是与非,崇丘礧嵬尚慵跻。 3. 登临自有无穷意,安得闲愁衮地鼙。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登临西山的诗。首二句写景,说不论人间是非如何,高峻险要的嵩山还是不肯攀登。第三、四句写情,说登临自然,自然会有无穷的意趣,又怎能有闲愁呢?全诗表达了诗人不随俗浮沉,热爱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 “崇丘礧嵬”和“安得闲愁”是关键词
【注释】 长湖:地名。李花:即梅花。诚台:指晋代山简任广汉太守时所筑的土台,因“诚”字有诚意之意,故又称诚心。皞(hàn)然:明亮的样子。峨峨、皎皎:形容冰雪晶莹。璧月:明月似玉璧,故称。入望:远望。津(jīn):渡口。从之:跟随前往。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雪中景色,尾联抒怀。全诗以雪喻梅,以梅喻志,意境高远,情思绵邈。 “长湖以南李花弥山谷,诚台望之皞如也。”诗人站在长湖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