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岩泉湛佛乘,澄泓无复现天灯。
强歌下里酬春雪,便好为文吊剡藤。

【注释】

菩萨岩:在今江西上饶市,相传为唐代高僧鉴真所建。

强歌下里:指《下里》、《巴人》等通俗歌曲,这里指用通俗歌曲来酬答春风。下里:古代民间歌曲的一种,内容多反映农民的疾苦。

便好:就该;应该。

吊剡藤:指哀悼因剡藤水灾而亡的百姓。剡:县名,今浙江嵊州一带。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同官登西山郊坛后,即兴吟咏之作。首句写山水风光,次句写佛乘,三句写春雪,四句写吊民,全诗自然、质朴,毫无雕琢之感。

“菩萨岩泉湛佛乘”一句是说山中泉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出佛教的法器(如佛像、法轮、法幢等)了。这里的“湛佛乘”是说泉水清得像能映现佛法。

第二句“澄泓无复现天灯”是说山泉之清澈,已使那像天上的明灯一样的月亮也变得暗淡不清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山中的泉水清澈得就像能照见佛教法器的明净之水,连像天上的明灯一样的明月也显得暗淡不清了。这里的“天灯”,指的是明月。

第三句“强歌下里酬春雪”是说春天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着,人们只好唱起《下里》、《巴人》等通俗歌曲,以酬答这一场春雪了。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的大雪纷飞而下,人们都只好唱起《下里》、《巴人》等通俗歌曲来酬答这一场春雪了。这里的“下里”和“巴人”都是民间歌曲。

最后一句“便好为文吊剡藤”是说既然要唱歌酬答春雪,那就应当好好地写一篇文章来哀悼因为这场春雪而死去的人们。这两句的意思是:既然要唱歌酬答春雪,那就应当好好地写一篇文章来哀悼因为这场春雪而死去的人们。这里的“剡藤水灾”,是指的是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浙东观察使崔群任越州刺史时发生的剡藤水灾,据《新唐书·崔群传》记载,当时“民饥,流殍相属”,“漂杀殆尽”。

此诗语言朴素,意境清新,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